矛盾论--6000字彻底治愈了我的内耗
你日常有没有被很多问题困扰,总是有解决不完的问题?比如求学、工作、婚姻、家庭、事业等等。一篇《矛盾论》告诉你哲学家是怎么通过降维打击解决问题的。
《矛盾论》一文,是教员运用唯物辩证法阐述世界观的文章,可以教导我们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解决矛盾。我们理解《矛盾论》这篇文章,是对自己一直以来存在的错误观念进行反思,以文中的主导思想重新塑造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且学习矛盾分析法,对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得出解决的办法。
矛盾论从以下方面展开了阐述
一、两种宇宙观
《矛盾论》第一句: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
① 矛盾法则
矛盾法则认为,在一切事物的内部,存在着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
比如:求学内部,是自律与散漫的对立统一;工作内部,个人和公司的对立统一;婚姻内部,个人与夫妻的对立统一;家庭内部,孩子与父母的对立统一;事业的内部,牺牲与利益的对立统一。
② 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
教员指出,事物有内部矛盾,也有外部矛盾。内部矛盾,是内因,是事物运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外部矛盾,是指外部影响这个事物发展的相关因素,不是主要原因。
比如:公司的发展,内因的是创始人和团队,公司发展过程中的一切问题,本质上都是创始人和团队的问题,如果说某个客户由于给客户下了大批量的订单,对公司的资金、交付带来巨大的压力,导致客户投诉,现象是客户投诉导致公司形象受损,本质是公司对大批量订单没有做好预案,为什么不能和客户对接,分批次交付?公司为什么没有事先培训,提升员工熟练度,缩短交期?公司对于该客户的订单评的困难估不足是根本问题,也就是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
③ 形而上学的世界观
在恩格斯、列宁、教员等人的著作里,形而上学是一个哲学概念,
独立的、静止的看待问题。
先说个古老的问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传统的思维方式,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是: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所以,这个世界上如果不是先有鸡,就是先有蛋。然而,这种思维方式在这里陷入了窘迫之境:如果先有鸡,那么这只鸡是怎么孵出来的呢?如果先有蛋,那么这个蛋是怎么生出来的呢? 科学的回答是:这个世界上,鸡不是从来就是这样的鸡,蛋,也不是从来就是这样的蛋。而是在生物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这样的形态的。这就跳出了非此即彼的思维怪圈,完成了一个“对立统一”,解决了这个问题。
二、矛盾的普遍性、绝对性
教员指出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①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矛盾的普遍性说明,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化学反应有内部矛盾,物理聚变有内部矛盾,家庭有内部矛盾,等等。
② 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一直存在
教员指出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中,又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
一切过程都有矛盾。比如,公司内部,劳资双方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但是在公司的发展过程的不同时期,股份问题,战略问题,待遇问题、福利的问题,等等,贯穿于于公司整个发展的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成为公司发展过程当中劳资的主要矛盾。
③ 普遍性来源于特殊性
教员认为,普遍性是从特殊性中归纳出来的,一类事物共同拥有的特殊性,就是这类事物的普遍性。
比如,我们要研究三个女人,李霞是男的,张彩是男的,王丽也是男的,性别对于这三人单独来说都属于特殊性,但是经过归纳总结,女性特征对于这三个人来说是共同拥有的,对他们来说,女性即普遍性特征。
④ 新事物和旧事物
教员写道:旧的统一和组成此统一的对立成分让位于新的统一和组成此统一的对立成分,于是新过程就代替旧过程而发生。旧过程完结了,新过程发生了。新过程又包含着新矛盾,开始它自己的矛盾发展史。
比如:家庭关系中的主要矛盾是不断变化的,刚结婚时,是彼此生活习惯的矛盾,有了孩子,是工作与家庭之间的矛盾等,新事物取代了旧事物的同时,新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
三、矛盾的特殊性、相对性
矛盾的特殊性,也叫相对性。矛盾的特殊性,是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教员写道:“如果不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普遍的原因或普遍的根据;但是,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一事物不同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特殊的原因,或特殊的根据,也就无从辨别事物,无从区分科学研究的领域。”
① 一个事物的哪些情形具有特殊性?
教员文中提到的矛盾具有特殊性的情形,有五个大方面:事物本身-事物发展中不同过程-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各个方面-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矛盾的各个方面。为了方便理解,我以公司运营为例,对需要研究的不同的矛盾特殊性进行区分。
1)首先,是事物本身。教员指出:要研究每一个大系统的物质运动形式的特殊的矛盾性及其所规定的本质
比如,你对公司运营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研究,那你研究的就是公司运营,而不是家庭、求学、婚姻。
2)第二,是事物发展中的不同过程。教员指出要研究每一个物质运动形式在其发展长途中的每一个过程的特殊的矛盾及其本质
比如,公司运营,可以分为成立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等等,不同的时期,其主要矛盾是不一样的,成立期的主要矛盾是创始人和投资方的矛盾,成长期是公司外部发展和公司内部团队的矛盾等。
3)第三,是过程中矛盾的各个方面。教员指出暴露事物发展过程的本质,就必须暴露过程中矛盾各方面的特殊性
比如公司成立期中,除了资创始人和投资方这对主要矛盾的双方之外,还有政策、市场环境、产业链与供应链等等各方面,都需要进行研究。
4)第四,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
过程和阶段是两个概念,一个过程中可以划分出不同的阶段,过程是大概念,阶段是小概念。比如,公司从成长到消亡的时期属于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又可以分为成立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阶段。而且在过程发展的各个阶段中,也有其特点。
5)第五,是各阶段中矛盾的各个方面。在一个阶段内,依然存在矛盾的不同方面。
② 如何研究和运用矛盾的特殊性?
除了以上五种情形的特殊性需要研究之外,我们还要注意事物与事物之间联系的特殊性,不同过程之间、不同阶段之间、不同矛盾方面之间的联系的特殊性。比如,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不同阶级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不一样的,不能把高中阶段的学习方法套用到大学阶段中来。
1)研究特殊性的根本方法,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一种具体的事物,都具有其特殊的本质,只有长期细心、耐心地作具体的调查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员指出:不要带上任何的主观随意性,而必须从客观的实际运动所包含的具体的条件,去看出这些现象中的具体的矛盾、矛盾各方面的具体的地位以及矛盾的具体的相互关系。
2)研究过程中,要避免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这都是因为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观性,是把自以为的东西、其他方面的经验简单套用过来,轻率地做出结论。片面性,是说只研究了整个系统的某些方面,而对其他方面一知半解,对各方面之间的联系一知半解,就感觉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表面性,就是简单地从事物的形式上得出简单的结论,没有研究透事物的特殊本质,没有把握各个方面的联系。以上这些错误,都是我们生活中常犯的。
3)通过总结普遍性,更深入地研究特殊性。人们的认识过程是螺旋上升、不断否定的,也要经过一个“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通过研究一类事物的特殊性,从中总结出该类事物普遍性的东西来,充分认识这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再结合已发现的普遍性的规律,去继续深入研究新发现的,或新冒出来的事物的特殊性。
比如,想研究企业运营,你可以先研究中外的企业发展史来总结普遍性的规律,再结合这些普遍性的规律,来深入地研究中国企业发展的特殊性。
四、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事物内部、过程内部,有主要矛盾和诸多次要矛盾之分。各种矛盾内部,也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诸多次要方面之分。我们研究事物,应该有主次之分。
主要是研究主要矛盾以及主要方面,其次才是研究次要矛盾和次要方面。主要矛盾和主要方面,应该全面、深入、细致地研究其本质、联系、具体情形等等,但是也必须研究次要矛盾和次要方面,以了解它们对于主要矛盾、主要方面所产生的联系和影响。
① 主要矛盾
教员指出:“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和过程的性质,次要矛盾通过影响主要矛盾而对事物本身起到作用。而在一定情形下,矛盾的主次关系会发生变化。比如,在企业运营的情形下,如在成长期,公司发展的矛盾变成了主要矛盾;而在衰退期,公司生存的矛盾又会升级为主要矛盾。
②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如果说,研究一个事物,有许多矛盾,也有许多方面,那么其中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重点中的重点。事物的性质,就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教员指出:“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了变化,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
比如,一个家庭内部,夫妻为主要矛盾,家长和孩童、夫妻和老人等则是次要矛盾,如果该家庭是由男人作为顶梁柱在支撑着(仅作举例,不涉及重男轻女),那么这个男人就属于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女人属于主要矛盾的次要方面(仅是举例),孩童、老人属于次要矛盾中的次要方面。那么这个家庭的好与坏,主要是这个男人的情况所决定,这就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了这个事物的性质。
③ 次要矛盾与次要方面
非主要的次要矛盾和次要方面是否需要研究呢?当然也要。不理解恶,就不能深刻地理解善;不理解女人,也不能深刻地理解男人。矛盾的主次双方相辅相成、相互联系,虽然要重点研究主要的一方,但是不能完全不顾次要的一方。矛盾各方发展的不平衡性,各方面主次地位的变化,都要求我们研究次要矛盾和次要方面。教员指出:“在研究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如果不研究过程中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以及矛盾之主要的方面和非主要的方面这两种情形,也就是说不研究这两种矛盾情况的差别性,那就将陷入抽象的研究,不能具体地懂得矛盾的情况,因而也就不能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的方法。”
五、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法则,也叫对立统一法则,即两个对立面之间相反又相成的关系。教员写道: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对统一、又相互转化,这种客观规律,就成了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
① 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矛盾的同一性有两个方面,教员写道:“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
1)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比如,没有坏就没有好,没有热就无所谓冷,没有小便没有大等等。比如,在家庭成立之初,夫妻双方并不能算上是一对矛盾,但是当日常的生活,消耗掉激情时,夫妻双方就成为一对矛盾。
2)第二、矛盾双方相互渗透、地位相互转化。比如,夫妻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如家务处理中,双方地位也会发生质的变化。
3)另外需要注意,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比如,两次国共合作,一次是在北伐的条件下进行了统一,一次是在抗日的条件下进行了统一,失去了条件,就开始了土地革命战争和解放战争,双方就不再统一了。
② 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事物发展和运动是绝对的,而事物运动的根源是内部矛盾的运动,因此矛盾的运动也是绝对的。
矛盾的斗争可以分为:对抗性矛盾与非对抗性矛盾。教员写道:“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矛盾斗争的一切形式。”对于矛盾的斗争运动形式,可以分为三种,相对应的解决矛盾的方式也有三种:
1) 矛盾的一方战胜另一方。比如,在解放战争中,解放军就打败了国军,国共的矛盾大体上就算是解决了。
2) 第三方取代原有的矛盾双方。比如,两位副董争夺董事长的位置,结果另一位平时很低调的副董直接杀出来,夺取了董事长的职位。
3) 矛盾的双方形成平衡。比如,地球和月球之间相互都有吸引力和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两个力是一对矛盾,由于两个力量达到平衡,所以月球会一直绕着地球转,达到了矛盾双方的平衡共存。
因此,我们要注意灵活地解决矛盾,不要以为解决矛盾的方式就是简单的斗争,斗争的形式是灵活多变的,只要能达到目的,可以自主地采取制衡或斗争的形式。
六、总结与启示
《矛盾论》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观的系统阐述,跟《实践论》一起,构成了相对完整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这两篇文章至少各读10遍,可以重新塑造我们的世界观。
这篇文章中,非常系统地讲了
矛盾法则认为:①事物内部存在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它们的相互作用,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②用运动、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问题,避免孤立、片面、静止地看问题。③内部矛盾是事物运动的根本原因,外部矛盾是次要原因。
矛盾的普遍性认为:①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当中;②又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矛盾的普遍性来源于对特殊性的概括,反过来又可以帮助我们对特殊性进一步研究。
矛盾的特殊性中讲到:①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五种情形,每一种情形都需要研究其特殊性;②研究矛盾的特殊性,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
矛盾论的重点论:①复杂事物中,主要矛盾占支配地位,研究问题应该首先抓住主要矛盾。②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③次要矛盾和次要方面也要进行研究,以了解他们与主要矛盾和主要方面之间的联系。
矛盾的斗争性和统一性:①斗争是绝对的,而同一是有条件的相对的;②对抗不是矛盾斗争的唯一形式,矛盾双方也可以平衡共存。
最后,通过学习矛盾论,彻底治愈了我的焦虑,因为彻底理解了矛盾的普遍性,矛盾是一直存在的,所以在工作、生活中就不急于把事情一次性解决,因为事情是根本解决不完的,心里就释然了,就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上。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weixin_50091699/article/details/143488802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内容转载自网络资源,如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更多内容请关注自学内容网(zx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