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内容网 自学内容网

Go Map 源码分析(一)

Go语言中的map是通过哈希表实现的,其底层结构和实现机制如下:

一、hash 结构

hmap结构体:是map的头部结构,主要字段及含义如下:

  • count:表示当前哈希表中的元素数量,与len()函数相对应。
  • flags:标记字段,用于标记是否正在进行读写操作,以便实现并发读写的检测。 所以它不是并发安全的
  • B:表示当前哈希表持有的buckets数量的对数,即len(buckets) == 2^B。
  • noverflow:溢出桶的大致数量。
  • hash0:hash种子。
  • buckets:存储2^B个桶的数组,是一个unsafe.Pointer,因为Go语言中支持不同类型的键值对,需要在编译时才能确定map的类型。
  • oldbuckets:扩容时用于保存之前的buckets的字段,大小是buckets的一半。
  • nevacuate:迁移进度计数器,记录buckets中小于该值的bucket已经完成迁移。
  • extra:指向mapextra结构体的指针,用于存储一些可选字段。
type hmap struct {
// 元素个数,调用 len(map) 时,直接返回此值 
count int
flags uint8
// buckets 的对数 log_2
B uint8
// overflow 的 bucket 近似数
noverflow uint16
// 计算 key 的哈希的时候会传入哈希函数
hash0 uint32
// 指向 buckets 数组,大小为 2^B
// 如果元素个数为 0,就为 nil
buckets unsafe.Pointer
// 扩容的时候,buckets 长度会是 oldbuckets 的两倍 
oldbuckets unsafe.Pointer
// 指示扩容进度,小于此地址的 buckets 完成迁移 
nevacuate uintptr
extra *mapextra
}

bmap结构体:是哈希表中的桶,每个bmap能够存储8个键值对,并且设有一个指针,当某个bmap存满时,就会申请新的bmap进行存储,并与前一个bmap构成链表。其结构如下:

  • tophash:数组,用于存储每个key hash之后的高位hash值。
  • keys:数组,用于存储key。
  • elems:数组,用于存储value。
  • overflow:溢出指针,指向下一个bmap的地址。

下面是map 的初始形态,

type bmap struct {
tophash [bucketCnt]uint8
}

但是编译器会对go 的map 给塞几个字段

type bmap struct { 
topbits [8]uint8
keys [8]keytype
values  [8]valuetype
pad uintptr
overflow uintptr
}

当 map 的 key 和 value 都不是指针,并且 size 都小于 128 字节的情况下,会把 bmap 标
记为不含指针,这样可以避免 GC 时扫描整个 hmap,提升效率。

但是map 中是包含了一个 overflow 字段的, 这个字段是指针类型的, 这个时候我们可能会把相应的值移动到extra *mapextra 这个字段上来, 并且会开启maxarea的两个字段启用 overflow 和 oldoverflow 字段。

mapextra结构体:主要字段如下:

  • overflow:指向当前buckets的溢出桶数组的指针。
  • oldoverflow:指向oldbuckets的溢出桶数组的指针。
  • nextOverflow:指向还未使用的、提前分配的溢出桶链表。

二、哈希

map 的一个关键点在于哈希函数的选择。在程序启动时,Go 会检测 CPU 是否支持 aes,如果支持, 则使用 aes hash,否则使用 memhash。这在函数 alginit()中完成,源码位于路径 src/runtime/alg.go 下。对于 hash 函数,有加密型和非加密型。加密型的一般用于加密数据、数字摘要等,典型代表 就是 md5、sha1、sha256、aes256 这类;非加密型的一般就是查找,如 MurmurHash 等

Go语言中map的哈希函数会根据键的类型和值来计算一个哈希值,这个哈希值是一个32位或64位的整数。哈希函数的设计目标是尽量使不同的键映射到不同的哈希值,以减少哈希冲突。对于不同的键类型,Go语言会采用不同的哈希算法,例如对于字符串键,会根据字符串的内容计算哈希值;对于整数键,则直接使用整数本身或其某种变换作为哈希值。

但计算它到底要落在哪个 bucket 时,只会用到最后 B 个 bit 位。如果 B = 5,那么桶的数量,也就是 buckets 数组的长度是 2^5 = 32。例如,现在有一个 key 经过哈希函数计算后,得到的哈希结果是:

10010111 | 000011110110110010001111001010100010010110010101010 | 00110
  1. 首先会根据后面的5 位去定位到对应的桶的位置, 这里表示第6号桶
  2. 然后取hash 值的高8 位, 找到key 在桶里面的位置

因为根据后 B 个 bit 位决定 key 落入的 bucket 编号,也就是桶编号,因此肯定会存在冲突。当两个不同的 key 落在同一个桶中,也就是发生了哈希冲突。冲突的解决手段是用链表法:在 bucket 中,从前往后找到第一个空位,放入新加入的有冲突的 key。之后,在查找某个 key 时,
先找到对应的桶,再去遍历 bucket 中所有的 key

key, value的内存布局其实也是比较有意思的, 它的<key, value> 不是放在一起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赋值和删除

如果是map 的 assign 的过程情况, 可能又会存在不同, 因为赋值操作可能存在两种情况

  • 插入操作: 当前的key 不存在, 我们需要插入
  • 修改操作, 当前的key 存在, 我们直接修改即可
  1. map 的赋值操作:
func mapassign(t *maptype, h *hmap, key unsafe.Pointer) unsafe.Pointer

整体而言,map的赋值流程十分简洁。首先对key计算hash值,依据该值按照既定流程确定赋值位置,可能是插入新key,也可能是更新旧key,然后在相应位置执行赋值操作。源码与前面key定位过程大致相同,核心在于一个双层循环:外层循环遍历bucket及overflow bucket,内层循环遍历单个bucket的所有槽位,因篇幅有限,此处不再展开代码注释。

在赋值过程中,有几点关键之处。mapassign函数会先检查map的标志位flags,若flags的写标志位被置为1,意味着有其他协程正在进行写操作,而assign同样是写操作,这将导致并发写冲突,从而使程序直接panic,这也表明map不具备协程安全性。

//当存在并发竞争的时候
if h.flags&hashWriting != 0 {
fatal("concurrent map writes")
}
// 否则设置为正在读取
h.flags ^= hashWriting

map的扩容采用渐进式方式。当 map 处于扩容阶段,定位 key 到某个 bucket 后,需确保该 bucket 对应的老 bucket 已完成迁移,即老 bucket 中的 key 都已迁移到新 bucket(老bucket中的key会被分散到两个新bucket),之后才能在新bucket中进行插入或更新操作。只有完成迁移,才能安全地在新bucket里确定key的安置地址,进而进行后续赋值操作。

// 定位到对应的bucket
bucket := hash & bucketMask(h.B)
// 如果当前的buckets 已经存在扩容了
if h.growing() {
growWork(t, h, bucket)
}

接下来是定位 key 放置位置的关键步骤:准备两个指针,inserti 指向 key 的 hash 值在 tophash 数组的位置,insertk 指向 cell 的位置,即 key 最终放置的地址。而对应value的位置则容易计算,tophash数组中的索引位置决定了key在整个bucket中的位置(共8个key),value的位置需“跨过”8个key的长度。

我们直接看源码:

// 首先是一层循环:
for {
// 然后是遍历所有的map
for i := uintptr(0); i < abi.MapBucketCounter; i++ {
//然后定位对应的key, 这里的top 就是对应的 hash 高八位
//表示当前的tophash 
if b.tophash[i] != top {
// block1
}

// 表示相等, 那么就需要判断
} 
}

如果不匹配, 我们首先会判断一下当前位置的hash 时候为空, 如果为空, 并且inserti 为null, 我们就对对应的值进行赋值:

//指向对应的tophash
inserti = &b.tophash[i]
//指向对应的value
insertk = add(unsafe.Pointer(b), dataOffset+i*uintptr(t.KeySize))

初始化完成对应的insertk 和 对应的 inserti

下面就是更新map中的键值对的更新操作:

if t.NeedKeyUpdate() {
// 一个很nb 的操作
typedmemmove(t.Key, k, key)
}

如果当前bucket的8个key已经全部占用,跳出循环后会发现inserti和insertk指针均为空。这意味着需要在bucket后面挂载一个overflow bucket,甚至可能是在已有的overflow bucket后面再挂载一个。这表明有大量key被哈希到了同一个bucket。在这种情况下,在正式放置key之前,还需要检查map的状态,判断是否需要扩容。如果满足扩容条件,则会主动触发一次扩容操作。

// 判断当前map 存储的元素是否过多
if !h.growing() && (overLoadFactor(h.count + 1, h.B) || tooManyOverflowBuckets(h.noverflow, h.B)) {
    hashGrow(t, h)
    goto again // Growing the table invalidates everything, so try again
}

// 根据上面我们定位的inserti 时候为空, 来判断时候需要创建一个overflow
if inserti == nil {
    // 当前所有overflow 全部被占满了, 那么就需要创建一个新的元素
    newb := h.newoverflow(t, b)
    inserti = & newb.tophash[0]
    insertk = add(unsafe.Pointer(newb), dataOffset)
    elem = add(insertk, abi.MapBucketCount * uintptr(t.KeySize))
}

扩容完成之后,之前的查找定位 key 的过程,还得再重新走一次。因为扩容之后,key 的分 布发生了变化。

if t.IndirectKey() {
    kmem := newobject(t.Key) * ( * unsafe.Pointer)(insertk) = kmem
    insertk = kmem
}
if t.IndirectElem() {
    vmem := newobject(t.Elem) * ( * unsafe.Pointer)(elem) = vmem
}
typedmemmove(t.Key, insertk, key) * inserti = top
h.count++

最后,会更新 map 相关的值,如果是插入新 key,map 的元素数量字段 count 值会加 1;并 且会将 hashWriting 写标志位清零。

  1. map 的删除操作:
func mapdelete(t *maptype, h *hmap, key unsafe.Pointer)

当然,只需关心 mapdelete 函数。它首先会检查 h.flags 标志,如果发现写标志位是 1,直接 panic,因为这表明有其他协程同时在进行写操作。大致的逻辑如下:

  1. 检测是否存在并发写操作。
  2. 计算 key 的哈希,找到落入的 bucket。
  3. 设置写标志位。
  4. 检查此 map 是否正在扩容的过程中,如果是则直接触发一次搬迁操作。
  5. 两层循环,核心是找到 key 的具体位置。寻找过程都是类似的,在 bucket 中挨个 cell 寻找。
  6. 找到对应位置后,对 key 或者 value 进行“清零”操作。
  7. 将 count 值减 1,将对应位置的 tophash 值置成 emptyOne。
  8. 最后,检测此槽位后面是否都是空,若是将 tophash 改成 emptyRest。
  9. 若前一步成功,则继续向前扩大战果:将此 cell 之前的 tophash 值为 emptyOne 的槽位都
    置成 emptyRest。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user_2022_5_1/article/details/145228909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内容转载自网络资源,如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更多内容请关注自学内容网(zx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