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内容网 自学内容网

opencv projectPoints函数 && computeCorrespondEpilines函数 && undistortPoints函数

opencv projectPoints函数

cv::projectPoints 是 OpenCV 中用于将三维点投影到二维图像平面的函数。它通常用于计算在相机坐标系下的三维点在图像坐标系中的位置,考虑了相机的内参和外参。

函数原型

void cv::projectPoints(
    InputArray objectPoints,
    InputArray rvec,
    InputArray tvec,
    InputArray cameraMatrix,
    InputArray distCoeffs,
    OutputArray imagePoints,
    OutputArray jacobian = noArray()
);

参数说明

  • objectPoints: 输入的三维点集合,通常是一个 nx3 的矩阵,表示 n 个三维点。
  • rvec: 旋转向量,描述相机的旋转。可以使用 Rodrigues 变换来从旋转矩阵转换为旋转向量。
  • tvec: 平移向量,描述相机的位置。
  • cameraMatrix: 相机内参矩阵,包含焦距和主点位置。
  • distCoeffs: 相机的畸变系数,通常是一个长度为 5 或 8 的向量。
  • imagePoints: 输出的二维点集合,函数将计算的图像坐标保存在这个参数中。
  • jacobian: 可选的输出参数,保存雅可比矩阵。

使用示例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展示如何使用 cv::projectPoints 函数:

#include <opencv2/opencv.hpp>
#include <iostream>

int main() {
    // 定义三维点
    std::vector<cv::Point3f> objectPoints = {
        {0.0f, 0.0f, 0.0f},
        {1.0f, 0.0f, 0.0f},
        {0.0f, 1.0f, 0.0f},
        {1.0f, 1.0f, 0.0f}
    };

    // 定义相机内参矩阵
    cv::Mat cameraMatrix = (cv::Mat_<double>(3, 3) << 
        800, 0, 320,
        0, 800, 240,
        0, 0, 1);

    // 定义相机畸变系数
    cv::Mat distCoeffs = (cv::Mat_<double>(5, 1) << 0, 0, 0, 0, 0);

    // 定义旋转向量和位移向量
    cv::Mat rvec = (cv::Mat_<double>(3, 1) << 0, 0, 0); // 无旋转
    cv::Mat tvec = (cv::Mat_<double>(3, 1) << 0, 0, 5); // 向前移动5个单位

    // 输出二维点
    std::vector<cv::Point2f> imagePoints;

    // 使用 projectPoints 函数
    cv::projectPoints(objectPoints, rvec, tvec, cameraMatrix, distCoeffs, imagePoints);

    // 输出结果
    for (size_t i = 0; i < imagePoints.size(); ++i) {
        std::cout << "3D Point: " << objectPoints[i] << " -> 2D Point: " << imagePoints[i] << std::endl;
    }

    return 0;
}

代码说明

  1. 定义三维点:创建一个包含多个三维点的向量。
  2. 设置相机内参和畸变系数:定义一个相机内参矩阵和畸变系数。
  3. 定义旋转和位移向量:设置相机的旋转和位移。
  4. 调用 projectPoints:将三维点投影到图像平面,计算出对应的二维点。
  5. 输出结果:打印出每个三维点及其对应的二维投影。

总结

cv::projectPoints 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可以用于各种计算机视觉应用,如相机标定、三维重建等。通过正确设置相机参数和三维点,可以方便地将三维信息映射到二维图像中。

computeCorrespondEpilines函数

cv::computeCorrespondEpilines 函数在 OpenCV 中用于计算对应点的极线。这在立体视觉中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一对立体图像中对应点的匹配关系。

函数原型

void cv::computeCorrespondEpilines(
    InputArray points,
    int mode,
    InputArray F,
    OutputArray lines
);

参数说明

  • points: 输入的点集,可以是 2D 点的集合。对于单个图像中的点,格式应为 (N \times 1 \times 2) 或 (N \times 2)。
  • mode: 模式参数,指定输入点的来源。可以是以下值:
    • 1: 表示输入点来自第一幅图像。
    • 2: 表示输入点来自第二幅图像。
  • F: 基本矩阵(Fundamental Matrix),用于描述两个相机视图之间的几何关系。
  • lines: 输出的极线,每个点对应一条极线。格式是 (N \times 1 \times 3) 或 (N \times 3)。

示例代码

以下是一个使用 computeCorrespondEpilines 的示例:

#include <opencv2/opencv.hpp>
#include <iostream>

int main() {
    // 定义一组点,假设这些点来自第一幅图像
    std::vector<cv::Point2f> points1 = {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

    // 基本矩阵 F,假设已知
    cv::Mat F = (cv::Mat_<double>(3, 3) << 
        0, 0, -0.1, 
        0, 0, -0.2, 
        0.1, 0.2, 1);

    // 计算对应的极线
    cv::Mat lines1;
    cv::computeCorrespondEpilines(points1, 1, F, lines1);

    // 打印极线
    for (int i = 0; i < lines1.rows; ++i) {
        double a = lines1.at<double>(i, 0);
        double b = lines1.at<double>(i, 1);
        double c = lines1.at<double>(i, 2);
        std::cout << "Line " << i + 1 << ": " << a << "x + " << b << "y + " << c << " = 0" << std::endl;
    }

    return 0;
}

代码解析

  1. 输入点: 定义一组点,这些点通常是从第一幅图像中提取的。
  2. 基本矩阵: 定义已知的基本矩阵 (F)。
  3. 计算极线: 使用 computeCorrespondEpilines 函数计算极线,将结果存储在 lines1 中。
  4. 输出极线: 打印计算出的极线方程。

注意事项

  • 基本矩阵: 基本矩阵 (F) 可以通过立体标定过程获得,通常需要在相机标定和特征匹配之后计算。
  • 点的格式: 确保输入点的格式正确,符合函数要求。
  • 模式参数: 根据输入点的来源设置适当的模式参数(1 或 2)。

总结

computeCorrespondEpilines 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函数,它可以帮助在立体视觉中确定点对应的极线,从而在后续的匹配和重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正确使用基本矩阵和输入点,可以有效地计算出所需的极线。

极线

在立体视觉和计算机视觉中,极线(epipolar lines)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主要用于描述两个相机视图之间的几何关系。以下是极线的含义和作用:

极线的定义

  1. 极点和极线:

    • 在立体视觉中,两个相机的视点分别称为左视点右视点。如果你在左视图中选择一个点,则在右视图中,该点的对应点必定位于一条特定的直线上,这条直线称为极线
    • 对于左视图中的每个点,都有一条与之对应的极线在右视图中;反之亦然。
  2. 极线的几何意义:

    • 极线是由相机的视点(即相机的光心)和对应点在另一幅图像中的位置共同决定的。极线的方程可以用基本矩阵(Fundamental Matrix)来表示。

极线的作用

  1. 简化匹配:

    • 由于对应点必须位于极线上的特性,极线大大简化了点匹配的过程。在进行立体匹配时,只需在极线上查找可能的对应点,而不需要在整幅图像中搜索,从而提高计算效率。
  2. 约束条件:

    • 极线提供了几何约束,允许我们在立体图像中进行更精确的点匹配。这种约束有助于减少误匹配的可能性,提高深度估计的准确性。
  3. 三维重建:

    • 通过找到图像中的对应点并计算其极线,可以实现三维重建。通过三角测量,利用两个相机的视点和对应点的位置,可以计算出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

总结

在立体视觉中,极线是相机视图之间的几何关系的关键,它简化了对应点的匹配问题,提供了约束条件,并在三维重建中发挥重要作用。理解极线的概念是进行立体视觉分析和应用的基础。

opencv undistortPoints函数

在 OpenCV 中,undistortPoints 函数用于将畸变的图像点转换为未畸变的点。这个函数特别有用在相机标定后,校正图像中的点以消除镜头畸变。

函数原型

void cv::undistortPoints(
    InputArray src, 
    OutputArray dst, 
    InputArray cameraMatrix, 
    InputArray distCoeffs, 
    InputArray R = noArray(), 
    InputArray P = noArray()
);

参数说明

  • src: 输入的畸变点,通常是一个 (N \times 1 \times 2) 或 (N \times 2) 的矩阵,表示图像中的点。
  • dst: 输出的未畸变点,格式与 src 相同。
  • cameraMatrix: 相机内参矩阵,包含焦距和主点坐标。
  • distCoeffs: 畸变系数,包括径向和切向畸变系数。
  • R: 可选参数,表示旋转矩阵。如果没有提供,默认为单位矩阵。
  • P: 可选参数,表示新的相机内参矩阵。如果没有提供,默认为与 cameraMatrix 相同的矩阵。

示例代码

以下是一个使用 undistortPoints 的示例:

#include <opencv2/opencv.hpp>
#include <vector>

int main() {
    // 相机内参矩阵
    cv::Mat cameraMatrix = (cv::Mat_<double>(3, 3) << 1000, 0, 320,
                                                      0, 1000, 240,
                                                      0, 0, 1);
    
    // 畸变系数
    cv::Mat distCoeffs = (cv::Mat_<double>(5, 1) << 0.1, -0.05, 0, 0, 0);

    // 输入的畸变点
    std::vector<cv::Point2f> distortedPoints = { {100, 100}, {150, 150}, {200, 200} };

    // 输出的未畸变点
    std::vector<cv::Point2f> undistortedPoints;

    // 使用 undistortPoints 函数
    cv::undistortPoints(distortedPoints, undistortedPoints, cameraMatrix, distCoeffs);

    // 打印未畸变的点
    for (const auto& point : undistortedPoints) {
        std::cout << "Undistorted Point: (" << point.x << ", " << point.y << ")\n";
    }

    return 0;
}

代码解析

  1. 相机内参和畸变系数: 定义相机的内参矩阵和畸变系数。
  2. 输入和输出点: 创建一个包含畸变点的向量,并定义一个空的向量来存储未畸变的结果。
  3. 调用 undistortPoints: 使用该函数将畸变点转换为未畸变点。
  4. 输出结果: 打印未畸变后的点。

注意事项

  • undistortPoints 函数假设输入点是以归一化坐标表示的(即相对于相机主点的坐标),如果你提供的是图像像素坐标,你可能需要先将其转换为归一化坐标。
  • 如果你想生成新的图像,可以使用 cv::undistort 函数,它将整个图像进行畸变校正。

总结

undistortPoints 是一个强大的工具,用于消除图像点的畸变,常用于相机标定和图像处理任务中。通过正确使用内参和畸变系数,可以有效地校正图像数据。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qq_22424571/article/details/145216823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内容转载自网络资源,如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更多内容请关注自学内容网(zx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