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内容网 自学内容网

Redis和MySQL保持一致性的延迟双删(Delay Double Delete)策略

Redis和MySQL保持一致性的延迟双删(Delay Double Delete)策略,是一种在数据更新或删除时为了保证数据一致性而采取的方法。以下是延迟双删的过程和原理的详细解释:

一、过程

  1. 第一次删除缓存

    • 当需要更新数据库中的数据时,首先会先删除Redis中的缓存数据。
    • 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在数据库更新的过程中,有其他请求读取了已经失效的缓存数据。
  2. 更新数据库

    • 在删除缓存后,进行数据库的更新操作,将数据更新为最新的值。
  3. 等待一段时间

    • 更新数据库后,代码会让当前线程休眠一段时间N(这个时间段是为了给数据库操作足够的时间来完成,确保数据已经持久化到数据库中,同时考虑到数据库的主从同步延迟)。
  4. 第二次删除缓存

    • 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后,再次删除Redis中的缓存数据。
    • 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在休眠时间内有其他线程读取到旧的缓存数据,并将其视为最新数据写入缓存,从而导致数据不一致。

二、原理

  1. 避免脏读

    • 在并发环境下,如果先更新数据库再删除缓存,可能会出现一个事务在更新数据库后,另一个事务在缓存被删除前读取到旧数据的情况,从而导致脏读。
    • 通过延迟双删策略,第一次删除缓存可以确保接下来的读取操作会从数据库中读取最新的数据,避免脏读。
  2. 考虑数据库主从同步延迟

    • 大多数数据库系统都会采用主从同步来实现数据的备份、负载均衡和灾难恢复等功能。
    • 主从同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延迟,即主数据库发生变更后,从数据库接收并应用这些变更之间的时间差。
    • 延迟双删策略中的等待时间N就是为了考虑这个同步延迟,确保在从数据库也更新到最新数据后再删除缓存,从而减少数据不一致的风险。
  3. 提高数据一致性概率

    • 延迟双删策略并不能完全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因为如果在等待时间N内发生了其他线程的写入操作,并将新数据写入了缓存中,那么在第二次删除缓存时,会将这个新数据从缓存中删除,可能导致缓存和数据库中的数据不一致。
    • 然而,通过延迟双删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数据一致性的概率,降低数据不一致的风险。

三、注意事项

  1. 确定合适的等待时间N

    • 等待时间N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场景和数据库主从同步的延迟情况来确定。
    • 如果N设置得太短,可能无法等待从数据库同步完成;如果N设置得太长,则会影响系统的性能和响应时间。
  2. 考虑其他并发控制机制

    • 为了进一步提高数据一致性,可以结合其他并发控制机制来使用,如加锁、分布式事务等。
    • 但这些机制可能会增加系统的复杂性和开销,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权衡。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oopxiajun2011/article/details/144144987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内容转载自网络资源,如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更多内容请关注自学内容网(zx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