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内容网 自学内容网

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6.应用层

客户端-服务器模型(C/S)

在C/S模型中,客户端(Client)向服务器(Server)发出请求,服务器处理请求并返回响应。这种模型用于大多数常见的网络应用,如Web浏览器访问网站、邮件客户端收发邮件等。服务器通常具有高性能计算能力,以应对多个客户端的请求。

对等网络模型(P2P)

P2P模型是指网络中的节点可以彼此直接通信,而无需中心服务器。这种模型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共享能力,应用于文件共享系统(如BitTorrent)、音视频传输等。P2P模型的特点是每个节点既是客户端又是服务器

DNS(域名系统)

DNS用于将人类易于理解的域名(如www.baidu.com)转换为机器可读的IP地址。它是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户能够通过域名访问网站而不必记住复杂的IP地址。
不区分大小写
域名解析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查询过程,循环查询。按照顺序过一遍,还是比较直接理解的。
使用高速缓存暂存地址,减少根服务器负载

文件传输协议(FTP)

FTP(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是一种用于在计算机之间传输文件的标准网络协议。它运行在客户端-服务器架构上,可以通过TCP/IP网络将文件从一个主机传输到另一个主机。匿名登录

FTP的基本功能:

  1. 文件上传和下载:允许客户端从服务器下载文件或将文件上传到服务器。
  2. 管理文件:包括查看目录结构、删除、重命名、移动文件等操作。
  3. 支持两种传输模式:主动模式(Active Mode)和被动模式(Passive Mode)。

FTP的工作原理:

  1. 控制连接:通过TCP端口21建立控制连接,用于传输命令和响应。

  2. 数据连接:用于传输文件的数据连接可以通过不同端口建立,具体端口依赖于传输模式。
    传输文本模式ASCAII模式,二进制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主动模式:客户端使用端口20作为数据连接的源端口,服务器使用客户端提供的端口号来建立数据连接。
    • 被动模式:客户端通过控制连接请求服务器分配一个端口来进行数据传输。

万维网(WWW)

万维网(World Wide Web,简称WWW)是一个通过互联网提供信息访问服务的系统,它允许用户通过浏览器查看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内容。万维网利用超文本(HyperText)和超链接(Hyperlink)技术,使信息的共享和访问变得便捷。

UR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万维网的组成:

  1. 网页:万维网的基本单元是网页,通常使用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来编写,网页可以包含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元素。
  2. 超链接:网页中的链接,允许用户从一个页面跳转到另一个页面。这是万维网的重要特点,它实现了信息的互联互通。
  3. 浏览器:浏览器是用户访问万维网的工具。常见的浏览器包括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等。
  4. Web服务器:Web服务器负责存储网页并通过HTTP协议将其传输到用户的浏览器。服务器根据用户的请求发送相应的网页内容。
  5. URL(统一资源定位符):用于唯一标识网络资源的地址。URL通常由协议(如HTTP)、域名或IP地址、路径和文件名等部分组成,例如https://www.example.com/index.html
  6. Cookie:存储在主机的文件,记录访问记录

HTTP连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TTP报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万维网的工作原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客户端请求:用户在浏览器中输入URL,浏览器通过DNS(域名系统)查找域名对应的IP地址,并向对应的Web服务器发送HTTP请求。
  2. 服务器响应:Web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返回HTML文件及其他资源(如图片、样式表、JavaScript文件等)。
  3. 浏览器渲染:浏览器根据收到的HTML和其他资源渲染网页,并显示给用户。

重要技术:

  1. 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定义网页的结构和内容。
  2. CSS(层叠样式表):用于设置网页的样式,例如字体、颜色、布局等。
  3. JavaScript:为网页提供交互功能,如按钮点击、表单验证、动态内容更新等。
  4. HTTP/HTTPS:用于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协议,HTTPS是安全版,支持加密。

万维网与互联网的关系:

  • 互联网是全球计算机网络的基础设施,而万维网则是互联网上的信息共享系统,二者是不同的概念。
  • 万维网建立在互联网之上,利用互联网提供的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全球范围的信息访问和共享。

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协议(如SMTP、POP3、IMAP)支持电子邮件的发送、接收和存储。用户通过邮件客户端或Web界面发送和接收邮件。

电子邮件的基本组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收件人(To):邮件的主要接收者。
  2. 抄送(CC):将邮件同时发送给其他相关人员,这些人不是邮件的主要接收者,但也需要了解邮件内容。
  3. 密送(BCC):与抄送类似,但收件人之间不会看到彼此的邮箱地址。
  4. 主题(Subject):邮件的标题,简洁明了地描述邮件的主题内容。
  5. 正文(Body):邮件的主要内容,可以包括文字、图片或格式化文本。
  6. 附件(Attachment):可以附加文件,如文档、图片、视频等,供收件人查看。

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邮件客户端:用户使用电子邮件客户端(如Outlook、Gmail等)编写和发送邮件。客户端可以是桌面软件、网页应用或移动应用。
  2. 邮件服务器:邮件客户端将邮件通过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发送到邮件服务器,邮件服务器负责将邮件传递给收件人的邮件服务器。
  3. 接收邮件:收件人通过邮件客户端使用IMAP(互联网消息访问协议)或POP3(邮局协议)从邮件服务器下载邮件内容。
  4. 端口号服务号25

邮件协议:

  1.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用于邮件的发送。客户端通过SMTP协议将邮件发送到发件人的邮件服务器,邮件服务器再通过SMTP协议将邮件传递到收件人的邮件服务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不可传送可执行文件,只能传送7位ASCAII码,拒绝超过一定长度邮件。使用因特网邮件扩充MIM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IMAP(Internet Message Access Protocol):用于从邮件服务器接收邮件,IMAP允许客户端访问邮件服务器上的邮件,并且能够同步管理多个设备上的邮件状态(如已读、未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POP3(Post Office Protocol 3):也是一种接收邮件的协议,不同于IMAP,POP3会将邮件从服务器下载到本地,邮件会从服务器删除,适用于不需要在多个设备间同步邮件的情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万维网的电子邮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算刷了一遍了,听朋友说,计算机网络没必要学,我就直接一周速通。确实感觉面试时可以临时突击。也算有点印象了。加油冲冲冲。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zxjiaya/article/details/143836380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内容转载自网络资源,如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更多内容请关注自学内容网(zx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