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视角下医疗网络渗透分析与防范策略
摘要
随着医疗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医疗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本文从网络安全视角出发,深入分析了医疗内网Web渗透的常见手段,包括SQL注入攻击、XSS攻击、CSRF攻击、文件上传漏洞和DDoS攻击等,并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了其危害。提出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培养高素质网络管理人才、加强技术防护措施和应用具体技术手段等防范策略,为医疗内网的安全防护提供了全面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同时,探讨了未来研究中物联网设备安全面临的挑战以及人工智能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医疗内网;渗透;网络安全;防范策略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edical informatization, the security problem of medical intrane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twork security, 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 common means of Web penetration in medical intranet, including SQL injection attack, XSS attack, CSRF attack, file upload vulnerability and DDoS attack, and expounds their harms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cases. Prevention strategies such as 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a sound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network management talents, strengthening technical protection measures and applying specific technical means are proposed, providing comprehensive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the security protection of medical intranet. At the same time,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security of Internet of Things devices in future research and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network security are discussed.
Keywords
medical intranet; penetration; network security; prevention strategy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随着医疗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医疗内网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网络安全攻击,尤其是 Web 渗透攻击,对医疗内网的稳定运行和患者数据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在当今数智立体化时代,医疗行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随着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医疗内网已成为医院运营和医疗服务提供的核心基础设施。医疗内网承载着大量的敏感患者信息,包括个人身份、疾病诊断、治疗记录等,这些信息的安全至关重要。一旦遭受网络攻击,不仅会导致患者隐私泄露,还可能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转,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Web 渗透攻击作为一种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已成为医疗内网安全的重大威胁。Web 应用在医疗行业中广泛使用,如在线挂号、电子病历查询等,这些应用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为攻击者提供了潜在的入口。攻击者可以利用 Web 应用的漏洞,如 SQL 注入、跨站脚本攻击等,获取医疗内网的访问权限,窃取敏感信息或破坏系统。
此外,医疗行业的特殊性也使得其更容易成为攻击目标。医疗数据具有高价值性,包含丰富的个人隐私和医疗信息,对于攻击者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目标。同时,医疗系统的复杂性和互联性也增加了安全风险,医院内部的各种设备、系统相互连接,一个环节的漏洞可能导致整个内网的安全受到威胁。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医疗内网 Web 渗透的风险,提出有效的防范策略,以保障医疗内网的安全,保护患者隐私和医疗数据的完整性。
具体而言,医疗内网 Web 渗透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Web 应用漏洞风险:医疗行业中广泛使用的 Web 应用,如在线挂号、电子病历查询等,可能存在 SQL 注入、跨站脚本攻击(XSS)等漏洞。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些漏洞获取医疗内网的访问权限,窃取敏感信息或破坏系统。
敏感数据泄露风险:医疗内网中存储的患者个人身份、疾病诊断、治疗记录等敏感数据,对攻击者具有极高的吸引力。一旦这些数据被泄露,可能会导致患者遭受身份盗用、诈骗等风险。
网络攻击媒介风险:研究发现,欧盟和美国的医疗组织中确定的前三大攻击媒介是分布程度、页面创建和活动内容。这表明医疗内网可能面临来自多种渠道的攻击风险。
内部管理风险:医院内部的管理不善也可能导致 Web 渗透风险增加。例如,系统账号随意借用、一号多用、使用简单密码等情况可能导致核心业务数据存在盗用风险;医院内外网缺乏可靠的技术隔离措施、系统接口与合作单位及公共网络未经安全规划直接互联可能导致网络攻击、重要业务数据泄密风险加剧。
为了有效防范医疗内网 Web 渗透风险,需要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
加强 Web 应用安全防护:对医疗内网中的 Web 应用进行定期漏洞扫描和安全评估,及时修复发现的漏洞。采用安全的开发框架和技术,加强对用户输入数据的验证和过滤,防止 SQL 注入、XSS 等攻击。
强化敏感数据保护:对医疗内网中的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建立严格的数据访问控制机制,限制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敏感数据。
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加强对医院员工的网络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教育员工正确使用网络和设备,避免点击可疑链接、下载不明文件等行为。
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医院内部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系统账号的管理,严格限制账号的使用权限。加强对医院内外网的隔离和安全规划,确保网络连接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研究医疗内网 Web 渗透的风险,并提出有效的防范策略,对于保障医疗内网的安全、保护患者隐私和医疗数据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医疗内网 Web 渗透的常见手段
(一)SQL 注入攻击
- 攻击原理:黑客通过在用户输入框中插入恶意 SQL 语句,使服务器执行非预期的数据库操作。具体来说,程序编写者在处理应用程序和数据库交互时,若使用字符串拼接的方式构造 SQL 语句,且未对用户可控参数进行足够的过滤便将参数内容拼接进入到 SQL 语句中,就会给攻击者可乘之机。攻击者将恶意的 SQL 语句或字符注入到一个 web 应用程序中使其能够进行任意访问,web 应用程序没有强大的功能或者说是不严谨,在对用户输入的数据的合法性没有进行严格的筛选和过滤,导致攻击者利用这一漏洞进行入侵。
- 危害:可能导致数据库信息泄露、添加系统账号、获取 Webshell 等。具体危害包括:获取企业、个人未经授权的隐私信息,一些机密数据;网页内容伪造篡改;数据库、服务器、网络(内网、局域网)受到攻击,严重时可导致服务器瘫痪,无法正常运行。攻击者可能利用 SQL 注入漏洞篡改网页数据,窃取用户数据,植入 WebShell,甚至可能获取业务系统服务器账号权限等。SQL 注入攻击严重威胁医疗内网安全,医疗内网中存储的患者个人身份、疾病诊断、治疗记录等敏感数据,对攻击者具有极高的吸引力。一旦这些数据被泄露,可能会导致患者遭受身份盗用、诈骗等风险。
(二)XSS 攻击
- 攻击原理:在网页中注入恶意 JavaScript 代码,让用户在浏览时执行该代码。造成 XSS 漏洞的原因就是,对攻击者的输入没有经过严格的控制,使得攻击者通过巧妙的方法注入恶意指令代码到网页,进行加载并执行。这些恶意网页程序通常是 JavaScript,但实际上也可以包括 Java,VBScript,ActiveX,Flash 或者甚至是普通的 HTML。攻击成功后,攻击者可能得到更高的权限(如执行一些操作)、个人网页内容、会话和 cookie 等各种内容。具体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非持久型:通过 GET、POST、referer 等参数未加处理直接输出到页面执行。该类型是最为常见的,攻击者主要利用此类型通过 email、热度非常大的论坛、或者有针对性的某一用户发送一个隐藏性的链接,让受害者进行点击触发。
持久型:由攻击者输入恶意数据保存在数据库,再由服务器脚本程序从数据库中读取数据,然后显示在公共显示的固定页面上,那么所有浏览该页面的用户都会被攻击。该类型攻击性非常大,危险也非常大。
DOM 型:由 Javascript 脚本动态创建、输出到页面造成的。该类型不容易发现,具有隐藏性的特点,必需手工去发现。
浏览器漏洞造成:在某个浏览器版本造成的漏洞,由浏览于用户浏览历史、页面交互等方式,未加处理,所造成的。该漏洞攻击危害非常大,一旦存在,基本可以实现跨域操作,严重者可以以本地权限执行 javascript 脚本,访问读取本地文件。
- 危害:窃取用户敏感信息或进行其他恶意行为。攻击者可能利用 XSS 攻击获取业务系统服务器账号权限等。具体危害包括:
窃取 Cookie,盗用 sessionid 等敏感信息,进而仿冒合法用户的身份进行操作,导致用户数据泄露、被篡改等;如果用户属于管理员等高权限用户,就有可能对整个系统产品危害。
篡改网站页面,显示非法信息,如非法广告、非法图片、非法链接、非法新闻等。如果网站流量很大,会造成很大危害。
重定向页面到钓鱼网站,用户将无法正常访问原来网站,“钓鱼网站”的页面与真实网站界面基本一致,欺骗消费者或者窃取访问者提交的账号和密码信息。
对其他网站进行 DDoS 攻击,注入脚本让浏览器向其他网站发送请求,如果漏洞网站本身的访问量很大,就会导致其他网站瞬间涌入大量流量,造成拒绝服务攻击。
劫持流量实现恶意跳转,导致原网站不可用,实现恶意流量导向。例如:将京东卖奶粉的页面自动重定向到淘宝卖奶粉的页面,这样导致京东卖奶粉的损失惨重。
(三)CSRF 攻击
攻击原理:伪造用户请求,使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执行非预期操作。CSRF 的原理就是以受害者名义伪造网络请求发送给被攻击的网站,从而获得受害人的执行权限在被攻击网站上执行相应的操作。简单来说,就是攻击者盗用了你的身份和你对相关网站、数据库的执行权限,以你的名义发送恶意请求,盗取你的账号、转账、购买商品和发送邮件等等。这种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执行在权限保护范围内操作的方法,具有很大的危害。
攻击者利用 Web 的以下属性实施 CSRF 攻击:cookie 用于存储凭据,HTML 元素(与 JavaScript 不同)被允许发出跨域请求,HTML 元素随所有请求发送所有 cookie(以及凭据)。攻击者创建了一个恶意网站,其中包含向受害者的来源提交请求的 HTML 元素。当受害者导航到攻击者的站点时,浏览器会将受害者来源的所有 cookie 附加到请求中,这使得攻击者生成的请求看起来像是由受害者提交的。
危害:如转账、删除数据等。CSRF 攻击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例如在医疗内网中,可能会导致患者的敏感信息被篡改或泄露。具体来说,攻击者可以利用 CSRF 攻击进行以下恶意操作:
篡改医疗记录:攻击者可以修改患者的诊断结果、治疗方案等敏感信息,影响医生的治疗决策,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非法获取医疗资源:攻击者可以利用 CSRF 攻击获取医疗设备的控制权,或者非法获取药品等医疗资源。
进行金融欺诈:如果医疗内网与支付系统相关联,攻击者可以利用 CSRF 攻击进行转账等金融欺诈行为。
(四)DDoS 攻击
攻击原理: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是指控制大量僵尸网络向目标网站发送大量请求。攻击者通过利用各种手段,如恶意软件、病毒等,感染大量的计算机设备,将这些设备组成僵尸网络。然后,攻击者可以从多个不同的来源同时向目标网站发送大量的请求,这些请求可以是各种类型的网络流量,如 HTTP 请求、TCP 连接请求等。
危害:DDoS 攻击会导致服务器负载过大,无法正常提供服务。当目标网站接收到大量的请求时,服务器的资源会被迅速耗尽,包括 CPU、内存、网络带宽等。这会导致服务器无法及时处理合法用户的请求,从而使网站变得缓慢或完全无法访问。在医疗内网环境中,DDoS 攻击可能会严重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营,导致患者无法进行在线挂号、查询电子病历等操作,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例如影响医疗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等。
三、医疗网络渗透案例分析
- 医疗卫生行业历年出现的网络安全勒索攻击案例集
1针对 CT 机的攻击案例
案例背景:CT 机因内嵌低版本 Windows 系统且未更新补丁,被攻击者利用“永恒之蓝”漏洞攻击。
攻击过程:攻击者对 CT 机网段进行流量嗅探和分析,通过 445 端口建立 IPC 连接。
应对措施:工控机与 PC 主机网络隔离、加防火墙、架设安全终端。
2内网 Windows 服务器被勒索客服服务器被入侵投放 Attention 勒索软件案例
案例背景:客服服务器被未知勒索软件攻击。
攻击过程:攻击者上传 Mimikatz 抓密码,利用弱口令入侵服务器。
应对措施:全面修改机器口令。
3弱口令登陆外网服务器被 GandCrab 勒索病毒攻击案例
案例背景:对外开放服务器因弱口令被黑客远程登录,进而对内网服务器进行 IPC 暴力破解并投放勒索病毒。
攻击过程:黑客获取远程登录权限后,利用服务器对内网进行攻击。
应对措施:加强口令管理。
4域控主机被加密案例
案例背景:内网出现大量勒索病毒,域控被加密。
攻击过程:终端被植入勒索病毒,攻击者可能通过 Mimikatz 抓取域管理账号信息登录。
应对措施:加强域控主机安全管理,及时修改密码。
5外网主机 3389 端口被密码爆破入侵案例
案例背景:遭受 Globelmposter 勒索软件攻击,攻击者通过爆破外网 3389 端口入侵内网。
攻击过程:利用爆破成功的主机作为跳板对内网进行 IPC 爆破并投毒。
应对措施:加强外网主机端口管理。
6通过 OA 服务器入侵案例
案例背景:遭受 GandCrab 勒索攻击,勒索软件通过 OA 服务器传播。
攻击过程:RDP&IPC 暴力破解,创建恶意系统服务。
应对措施:加强 OA 服务器安全管理。
这些案例充分展示了医疗卫生行业在网络安全方面面临的严峻挑战。在针对 CT 机的攻击案例中,低版本 Windows 系统未及时更新补丁成为了攻击者的突破口。这提醒我们,医疗设备的操作系统也需要定期进行安全更新,以防止类似的漏洞被利用。
内网 Windows 服务器被勒索客服服务器被入侵投放 Attention 勒索软件的案例,凸显了弱口令问题的严重性。医院应加强对服务器密码的管理,定期更换强密码,避免被攻击者轻易破解。
弱口令登陆外网服务器被 GandCrab 攻击的案例表明,对外开放的服务器如果存在弱口令,将很容易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医院需要加强对外网服务器的口令管理,同时对 IPC 连接进行严格的监控和限制。
域控主机被加密的案例中,终端被植入勒索病毒后,攻击者通过 Mimikatz 抓取域管理账号信息登录,这显示了医院内网安全防护的薄弱环节。加强域控主机的安全管理,包括及时更新密码、限制账号权限等措施至关重要。
外网主机 3389 端口被密码爆破入侵的案例,强调了外网主机端口管理的重要性。医院应加强对 3389 端口等常用端口的安全防护,如设置复杂的密码、限制访问 IP 等。
通过 OA 服务器入侵的案例,说明 OA 服务器也可能成为勒索软件传播的渠道。医院需要加强对 OA 服务器的安全管理,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评估,确保其安全性。
总之,这些案例为医疗卫生行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提醒我们要高度重视网络安全问题,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保护医疗内网的安全。
四、医疗内网安全防范策略
(一)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 明确员工网络权限:按科室职责和医护人员等级划分权限,减少安全风险。在医疗内网中,不同科室的工作内容和数据需求各不相同,医护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也应有所区别。例如,医生可能需要访问患者的病历和诊断信息,而护士则主要关注护理记录和医嘱执行情况。通过明确划分权限,可以确保员工只能访问与其工作相关的信息,降低因误操作或恶意行为导致的安全风险。同时,对于高风险操作,如修改患者信息、下达重要医嘱等,可以设置更高的权限级别,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进行操作。
- 规范员工操作行为:对违反规范的行为严格处理,确保信息系统安全。制定详细的员工操作规范,包括正确使用医疗内网设备、不得随意下载不明软件、不访问可疑网站等。对违反规范的行为进行严格处理,如警告、罚款、暂停网络权限等。同时,加强对员工的网络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使其能够自觉遵守操作规范,共同维护医疗内网的安全。
- 制订内外网隔离方案:有效隔绝外界网络风险,防止员工用内网浏览无关信息。采用物理隔离或逻辑隔离的方式,将医疗内网与外网完全隔离。物理隔离可以通过使用独立的网络设备和线路,确保内网与外网之间没有物理连接。逻辑隔离则可以通过设置防火墙、访问控制列表等技术手段,限制内网与外网之间的通信。同时,加强对内网用户的访问控制,禁止员工使用内网设备浏览与工作无关的外网信息,如新闻、娱乐网站等。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外界网络风险对医疗内网的影响,保护内网中的敏感信息。
(二)培养高素质网络管理人才
- 建设合理培训与考核制度:提升网络管理人员技术水平。
医疗内网的安全需要高素质的网络管理人才来保障。建设合理的培训与考核制度是提升网络管理人员技术水平的关键。可以定期组织网络安全知识培训,包括网络攻击手段的识别与防范、安全漏洞的修复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对网络管理人员的技术能力进行评估,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各种网络安全技术,及时应对各种网络安全威胁。
例如,可以邀请专业的网络安全专家进行培训,分享最新的网络安全技术和案例。通过实际操作演练,让网络管理人员亲身体验网络攻击的过程,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考核可以包括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激励网络管理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
- 加强人才吸收与培养:适应互联网医疗模式下的技术要求。
随着互联网医疗模式的发展,对网络管理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强人才吸收与培养,是适应互联网医疗模式下技术要求的重要举措。可以通过招聘具有网络安全专业背景的人才,充实网络管理团队。同时,为现有网络管理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鼓励他们参加各种网络安全培训和认证考试,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例如,可以与高校合作,开展网络安全人才培养项目,为医院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网络管理人才。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对在网络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还可以组织网络管理人员参加行业内的交流活动,了解最新的网络安全技术和发展趋势,拓宽他们的视野。
(三)加强技术防护措施
输入验证与过滤:对用户输入数据严格验证和过滤,避免非法字符注入。在医疗内网的Web应用中,应建立严格的输入验证机制,对用户输入的各种数据进行全面检查。例如,在患者信息录入、医生诊断结果输入等环节,通过正则表达式等技术手段,确保输入的数据只包含合法的字符和格式。对于不符合规定的数据,应及时给出错误提示并拒绝接收,防止攻击者利用非法字符注入漏洞进行攻击。
参数化查询与预编译语句:防止 SQL 注入攻击。在数据库操作中,采用参数化查询和预编译语句是防范 SQL 注入攻击的有效方法。开发人员应避免使用字符串拼接的方式构造 SQL 语句,而是通过参数化的方式将用户输入的数据传递给数据库。这样可以确保数据库对输入的数据进行正确的解析和处理,而不会将其误认为是可执行的 SQL 代码。例如,在医疗内网的电子病历查询系统中,当用户输入患者姓名进行查询时,应使用参数化查询来确保查询的安全性。
输出转义与编码:处理用户输出数据,防止恶意代码执行。对于从数据库中读取的数据或用户提交的输出数据,应进行适当的转义和编码处理,以防止恶意代码的执行。例如,在网页上显示患者的诊断结果时,应将可能包含的特殊字符进行转义,避免攻击者利用跨站脚本攻击(XSS)漏洞注入恶意 JavaScript 代码。可以使用 HTML 实体编码等技术手段,将特殊字符转换为安全的表示形式。
安全编码实践:遵循安全编码规范,避免常见安全漏洞。开发人员应遵循安全编码规范,养成良好的编码习惯,以避免常见的安全漏洞。例如,在编写 Web 应用程序时,应避免使用不安全的函数和方法,如 eval()函数等。同时,应进行充分的输入验证、输出编码和错误处理,确保程序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此外,定期进行代码审查和安全测试,及时发现和修复潜在的安全漏洞。
安全配置与更新:及时更新软件版本,优化服务器配置,关闭不必要服务和端口。医疗内网中的服务器和软件应保持及时更新,以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同时,应根据实际需求优化服务器配置,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减少攻击面。例如,对于一些不常用的服务,如 Telnet 等,应及时关闭,以降低被攻击的风险。此外,还应加强对服务器的访问控制,限制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敏感的服务器资源。
安全监控与日志分析:建立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异常行为,分析日志及时响应安全事件。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控系统,对医疗内网中的网络流量、服务器状态和用户行为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异常行为,如大量的异常请求、非法登录尝试等,应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对系统日志进行定期分析,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问题,并采取预防措施。例如,可以使用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SIEM)系统,对医疗内网中的各种安全事件进行集中管理和分析。
渗透测试与漏洞扫描:定期进行检测,发现并修复安全漏洞。定期进行渗透测试和漏洞扫描,以发现医疗内网中的安全漏洞。渗透测试可以模拟攻击者的行为,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漏洞扫描则可以快速检测系统中已知的安全漏洞。通过定期进行这些检测活动,可以及时发现并修复安全漏洞,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例如,可以聘请专业的安全公司进行渗透测试,或者使用自动化的漏洞扫描工具对医疗内网进行定期扫描。
员工培训与意识提升: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加强网络安全防范能力。对医院员工进行网络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培训内容应包括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常见的攻击手段和防范方法、安全操作规范等。例如,教育员工不要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要下载不明文件、不要使用弱密码等。同时,通过定期的安全演练和案例分析,增强员工的应急响应能力,提高员工在面对网络安全事件时的应对能力。
(四)具体技术措施应用
网页浏览控制:通过审计员工网页浏览行为,建立网页浏览黑白名单,有效禁止员工浏览无关网页,降低员工点击危险链接的风险。一方面,医院可以利用专业的网络管理软件,对员工的网页访问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当发现员工访问无关网页时,系统可以自动发出警告,提醒员工遵守网络使用规定。另一方面,将与工作无关的网页加入黑名单,确保员工只能访问与医疗工作相关的网站,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障网络安全。例如,可以将新闻、娱乐、购物等类型的网站列入黑名单,禁止员工在工作时间访问。同时,对于一些重要的医疗信息网站、学术资源网站等,可以加入白名单,方便员工获取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信息。
程序管控:统计员工电脑应用程序,将无关娱乐程序列入黑名单,禁止下载新程序。医院可以通过网络管理系统对员工电脑上的应用程序进行全面统计和监控。对于一些与工作无关的娱乐程序,如游戏、视频播放软件等,将其添加到黑名单中,禁止员工在工作时间使用。同时,为了防止员工私自下载新程序带来安全风险,可以设置权限,禁止员工在电脑上下载新程序。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潜在的安全漏洞,提高医疗内网的安全性。例如,可以使用域之盾等内网安全管理软件,实现对员工电脑应用程序的管控,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网络安全。
U 盘管理:记录 U 盘使用情况,设置使用权限,防止病毒入侵。U 盘是病毒传播的常见途径之一,为了防止病毒通过 U 盘入侵医疗内网,需要对 U 盘的使用进行严格管理。可以记录 U 盘在员工电脑上的使用情况,包括插入时间、使用次数等。同时,设置 U 盘的使用权限,如仅读取、仅写入或禁止使用等。此外,医院还可以发放固定的 U 盘作为员工的使用工具,并对这些 U 盘进行加密管理,提高数据的安全性。例如,可以使用域之盾等软件对 U 盘进行管理,防止员工随意使用 U 盘,降低病毒入侵的风险。
文件加密:采用透明文档加密,防止员工外发文件。通过透明文档加密技术,可以对员工电脑上的多种文件类型进行加密。加密后的文件在局域网内可以正常使用,但离开局域网后打开文件将显示为乱码。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员工将电脑文件外发,保护医院数据的安全。例如,对于重要的医疗文件、患者信息等,可以采用透明文档加密技术,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文件外发管理:禁止员工通过多种方式外发文件,自定义设置外发程序。为了防止员工通过邮件、网页、聊天工具等方式外发文件,导致医院数据泄露,可以设置文件外发管理策略。禁止员工以这些方式发送文件,同时可以自定义设置文件外发的程序,方便管理人员对文件外发进行严格控制。例如,可以使用域之盾等软件,实现对文件外发的管理,提高数据的安全性。
(五)研究展望
尽管本研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防范策略,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还会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医疗内网安全的其他方面,如物联网设备的安全、人工智能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等,以不断完善医疗内网的安全防护体系。
一、物联网设备安全面临的挑战
随着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医院受到攻击的风险呈指数级增长。欧洲网络安全机构警告,联网的医疗器械为病人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使医疗系统更容易受到攻击。
数据价值高易受攻击:医院里包含各种黑客想要的数据,个人健康信息比财务信息更有价值,且闯入医院系统后还能接触到各类处方药物。
设备安全成本高:医疗物联网设备具有低成本和特定功能优势,但被忽视的安全成本价值甚至会比组件本身成本高。设备中普遍存在的漏洞不仅会受到恶意指令攻击,还可能引发系统故障,威胁人类生命。
通信安全风险:智能设备和保留系统之间的通信可能为恶意攻击者留下可乘之机,让他们非法访问系统和数据。新组件的引进为新的攻击提供了机会。
物理安全难以保证:物联网设备分散在医院各处,物理安全难以保证,被窃取或破坏的风险很大,需要更多保护。
设备使用寿命问题:医院得到物联网设备时可能已过时,像核磁共振机器等医疗器械从设计到测试再到生产需要将近三年时间,物联网组件建立在这样的设备之上。
安全措施有限:物联网设备运行的是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没有经过恶意软件检测,也不具备预防入侵的能力。通常无法进行加密或采取其他有效安全措施,重新配置或升级设备也几乎不可能。当设备出现安全问题时,也往往无法以明确的方式提醒用户。
二、人工智能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前景
人工智能在医疗信息安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从多个方面提高医疗内网的安全性。
身份认证:利用人工智能实现更精准的面部识别、指纹识别和虹膜识别,提高身份验证的安全性和准确性。通过行为分析和语义理解,生成个性化的智能密码,提高密码的复杂性和记忆性。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多因子认证,结合生物特征、行为模式等,实现更安全可靠的身份验证机制。利用 AI 分析用户行为数据,预测可能的身份伪造或账号盗用,提前预防安全风险。
数据加密:人工智能可以在医疗数据加密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机器学习技术,生成更加复杂、可靠的加密算法,提高数据的抗攻击性。同时,根据用户行为模式和系统风险情况,动态调整加密策略,实现智能的加密防护。此外,还可以在密钥管理和密码学研究等方面提供支持,帮助医疗机构构建更加安全可靠的数据加密体系。
风险预测:利用人工智能分析医疗系统中的用户行为数据,发现异常模式并预测可能的安全风险。通过 AI 驱动的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提前发现系统漏洞并提出智能修复策略。整合外部威胁情报,结合内部系统数据,对潜在安全威胁进行智能预测和预警。
入侵检测:人工智能可以持续监控医疗系统中的异常行为和数据流,及时发现可疑入侵迹象并发出预警。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发现隐藏的攻击模式,并分析不同事件之间的关联,有效识别复杂的入侵行为。根据入侵检测结果,动态调整安全策略和防御措施,构建自适应的智能入侵防御体系。通过对历史攻击数据的分析,预测未来可能的攻击模式,并提前采取防御措施。
隐私保护: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医疗数据进行有效的匿名化处理,隐藏患者的个人信息。根据用户角色和行为模式,动态调整数据访问权限,防止未授权访问。持续监控系统行为,发现异常访问并及时预警,保护隐私安全。利用 AI 进行合规性评估和自动化管理,确保医疗机构隐私保护政策与法规要求一致。
数据管理:人工智能可根据数据内容和属性,自动将医疗数据分类整理,提高信息管理效率。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快速提取和索引医疗记录中的关键信息,便于查询和检索。检测医疗数据中的错误和异常,并提供智能的数据清洗和质量控制方案。用于医疗数据的智能存储分层、自动备份和容灾恢复,确保数据安全可靠。
网络安全:利用 AI 对医疗网络流量进行实时分析,发现可疑异常行为并及时报警。结合历史攻击数据,预测未来可能的网络攻击模式,自动采取防御措施。分析系统漏洞,并提出自动化的智能修复方案,提高网络安全水平。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在医疗内网安全中的应用,不断完善医疗内网的安全防护体系,提高医疗内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五、总结
深入分析网络安全视角下医疗内网 Web 渗透的手段和危害,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防范策略。通过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培养高素质网络管理人才、加强技术防护措施和应用具体技术手段,能够有效提高医疗内网的安全性。
在研究过程中,明确了医疗内网 Web 渗透的常见手段,包括 SQL 注入攻击、XSS 攻击、CSRF 攻击、文件上传漏洞和 DDoS 攻击等。这些攻击手段可能导致数据库信息泄露、添加系统账号、获取 Webshell、窃取用户敏感信息、进行恶意行为、篡改医疗记录、非法获取医疗资源、进行金融欺诈等严重后果。
同时,我们通过案例分析,深入了解了医疗内网 Web 渗透的实际危害。例如,因不满报复,非法入侵医院内网服务器案例中,前系统管理员的非法行为导致医院诊疗系统全面瘫痪,病人病历被删除,对医院的正常运转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医疗卫生行业网络安全勒索攻击案例集展示了多种攻击方式,如针对 CT 机的攻击、内网 Windows 服务器被勒索、弱口令登陆外网服务器被攻击、域控主机被加密、外网主机 3389 端口被密码爆破入侵、通过 OA 服务器入侵等,这些案例凸显了医疗卫生行业在网络安全方面面临的严峻挑战。大学附属医院患者信息泄露案例则说明了校园内网漏洞可能对附属医院的网络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防范医疗内网 Web 渗透风险,我们提出了一系列防范策略。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方面,明确员工网络权限、规范员工操作行为、制订内外网隔离方案,减少安全风险。培养高素质网络管理人才方面,建设合理培训与考核制度、加强人才吸收与培养,提升网络管理人员技术水平,适应互联网医疗模式下的技术要求。加强技术防护措施方面,通过输入验证与过滤、参数化查询与预编译语句、输出转义与编码、安全编码实践、安全配置与更新、安全监控与日志分析、渗透测试与漏洞扫描、员工培训与意识提升等措施,提高医疗内网的安全性。具体技术措施应用方面,包括网页浏览控制、程序管控、文档防勒索、U 盘管理、文件加密、文件外发管理等,有效防止员工的不当行为和外部攻击。
总之,本研究为医疗内网的安全防护提供了全面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通过采取有效的防范策略,可以提高医疗内网的安全性,保护患者隐私和医疗数据的完整性,确保医院的正常运营。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kkiron/article/details/144101607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内容转载自网络资源,如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更多内容请关注自学内容网(zx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