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内容网 自学内容网

ys科技记录

1.以下命合中无法查看linux cpu使用率的命分是

top vmstat free cat

以下命令中无法查看 Linux CPU 使用率的命令是:

  • free
  • cat

原因:

  • free:这个命令主要用于查看系统内存的使用情况,包括物理内存和交换内存,但不涉及 CPU 使用率。

  • cat:这个命令用于查看文件内容,比如 cat /proc/cpuinfo 可以查看 CPU 的信息,但它不会显示 CPU 使用率。

可查看 CPU 使用率的命令:

  • top:是 Linux 中常用的命令,用于动态显示系统的任务和进程信息,包括 CPU 使用率、内存使用情况等。

  • vmstat:这个命令提供有关系统性能的信息,包括 CPU、内存、I/O 等的统计信息。通过 vmstat 输出中的 "cpu" 列,可以看到 CPU 的使用情况。

2.

关于变量的正确说法是:

  1. 静态全局变量也具有全局作用域,它与全局变量的区别在于如果程序包含多个文件的话,它作用于定义它的文件里,不能作用到其它文件里

    • 正确。静态全局变量只能在定义它的文件中使用,无法被其他文件访问。全局变量则可以被其他文件通过 extern 引用。
  2. 全局变量,静态局部变量,静态全局变量都在静态存储区分配空间,而局部变量在栈里分配空间

    • 正确全局变量、静态局部变量、静态全局变量都是在静态存储区分配的内存,而普通局部变量是在栈上分配的。
  3. 静态局部变量具有局部作用域,它会被多次初始化

    • 错误。静态局部变量具有局部作用域,但它不会被多次初始化。它只会在程序运行时第一次进入其作用域时进行初始化,之后的使用中保留其之前的值。
  4. 静态变量(包括静态局部变量和静态全局变量)用 static 告知编译器,自己仅仅在变量的作用范围内可见

    • 正确static 关键字的作用是限制变量的作用范围,使静态局部变量仅在函数内可见,静态全局变量仅在定义它的文件内可见。

所以,正确的选项是:

  • 静态全局变量也具有全局作用域,它与全局变量的区别在于如果程序包含多个文件的话,它作用于定义它的文件里,不能作用到其它文件里
  • 全局变量,静态局部变量,静态全局变量都在静态存储区分配空间,而局部变量在栈里分配空间
  • 静态变量(包括静态局部变量和静态全局变量)用 static 告知编译器,自己仅仅在变量的作用范围内可见

3.

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是根据测试内容来区分的:

  1. 单元测试:测试最小的功能模块或代码单元。
  2. 集成测试:测试多个模块或单元的集成与交互。
  3. 系统测试:测试整个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确保所有模块在集成后能够协同工作。

这些测试类型的划分与测试的对象和范围(即测试内容)有关,而不是与软件开发阶段或其他维度直接相关。

4.

C语言 中,函数的定义不能重名,即使形参不同也不可以。C语言不支持函数重载,函数名必须唯一。只有在C++中,允许函数名相同但形参列表不同的函数,这种机制被称为函数重载。但在C语言中,函数名必须在整个程序中唯一,无法根据参数不同来区分。

5.

要将文件的权限设置为所有人能读取和执行,但不能写,下列命令中可行的是:

  • chmod 555 file:将文件的权限设置为所有人读取(r)和执行(x),但不能写(w)。
  • chmod a=r-x file:明确设置所有人可以读取和执行,但不能写。

不可行的命令

  • chmod 777 file:将文件权限设置为所有人读取、写入、执行(即完全控制),这与要求不符。
  • chmod -R a+r file:只为所有人添加读取权限,不会移除写权限,不能完全满足要求。

6.

IP地址分类

  • A类地址:以0开头,范围为 0.0.0.0127.255.255.255。其中,127.x.x.x通常用于环回地址。
  • B类地址:以10开头,范围为 128.0.0.0191.255.255.255
  • C类地址:以110开头,范围为 192.0.0.0223.255.255.255
  • D类地址:以1110开头,范围为 224.0.0.0239.255.255.255(用于组播)。
  • E类地址:以1111开头,范围为 240.0.0.0255.255.255.255(保留地址)。

7.

在位运算中,操作数每右移一位,其结果相当于 操作数除以2

解释:

  • 右移运算符 (>>)
    • 将二进制数的所有位向右移动指定的位数。
    • 每右移一位,相当于将该数除以2,并且丢弃最低位的余数(如果有的话)。

例如:

  • 二进制数 8(即 1000)右移一位得到 4(即 0100),这表明 8 / 2 = 4

因此,正确答案是 操作数除以2

8.

解释:

在三层跨网段转发的过程中:

  1. IP地址

    • 数据包中的 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 不会改变,因为它们用于标识发送者和接收者的网络位置,跨网段转发时,IP地址保持不变。
  2. MAC地址

    • 数据包的 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 会改变。每当数据包通过一个路由器转发时,路由器会使用它自己接口的MAC地址作为新的源MAC地址,并将目的MAC地址更改为下一跳(即下一个路由器或目标主机)的MAC地址。

9.

TCP/IP模型通常被描述为一个四层网络模型,具体包括以下层次:

  1.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这一层处理与应用程序相关的协议和数据,例如HTTP(用于网页)、FTP(文件传输协议)、SMTP(邮件传输协议)等。它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并处理用户界面的请求。

  2.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该层负责在网络中进行数据的传输,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务。主要协议包括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TCP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服务,而UDP则提供无连接的服务。

  3. 网络层(Internet Layer):网络层负责数据包的路由选择与转发,主要协议是IP(互联网协议),包括IPv4和IPv6。它处理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确保数据包从源到目的地的传输。

  4. 链路层(Link Layer):这一层处理与物理网络相关的细节,包括硬件地址、物理传输等。它负责在直接相连的网络节点之间传输数据帧。常见的协议包括以太网和Wi-Fi。

在不同的描述中,TCP/IP模型有时也会被简化为五层或七层模型,但四层模型是最常见的理解方式。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weixin_45302337/article/details/143067339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内容转载自网络资源,如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更多内容请关注自学内容网(zx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