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服务器中了病毒后的清理方法
简介: Linux服务器中了病毒后的清理方法
大家在使用ECS云服务器的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中毒的情况,碍于技术和经验问题,想要排除病毒却无从下手,亦或者是做了清除但是又发现复发。下面为大家提供一些排查方法和预防措施,以供参考。
说明:本文是拿 CentOS 7.X 系统做说明,病毒的排查思路和预防措施都是一样的,请自行在其它版本的系统上变换命令操作。
病毒的基础排查
第1步:检查计划任务
黑客入侵服务器后,为了让病毒脚本持续执行,通常会在计划任务配置文件里面写入定时执行的脚本任务。
检查命令 | 说明 |
ls -l /var/spool/cron/* | 查看用户级计划任务配置。有的人喜欢用 crontab -l 命令来排查,这样做不全面,因为 crontab -l 命令只是查看当前登录用户的计划任务,无法查看其他用户的计划任务。而用左侧这个命令,可以查看所有用户设置的计划任务。 |
ls -l /etc/cron.d/ | 如果发现该目录下存在未见过的脚本要格外留意。 |
ls -l /etc/cron.hourly/ | 该目录下的脚本会每小时执行一次。 |
ls -l /etc/cron.daily/ | 该目录下的脚本会每天执行一次。 |
ls -l /etc/cron.weekly/ | 该目录下的脚本会每周执行一次。 |
ls -l /etc/cron.mouthly/ | 该目录下的脚本会每月执行一次。 |
cat /etc/crontab | 查看系统级计划任务配置。 |
第2步:解锁系统文件
检查命令 | 说明 |
chattr -iRa /usr/ /etc/ | 黑客入侵系统后,经常会执行chattr命令为恶意脚本文件加上隐藏属性,从而导致我们无法修改、删除这些恶意脚本。此时需要用chattr命令先去掉这些隐藏属性,然后再修改、删除。 |
第3步:检查开机启动文件
检查命令 | 说明 |
cat /etc/rc.d/rc.local | 由于系统会在开机时自动执行/etc/rc.d/rc.local文件里面的命令,因此也常常被黑客利用。 |
第4步:检查开机启动服务
检查命令 | 说明 |
ls -l /etc/systemd/system/ ls -l /etc/systemd/system/multi-user.target.wants/ | 黑客通常会把恶意命令做成一个开机启动服务项,让其随着系统重启自动执行。我们一定要仔细观察这两个目录下面的每个启动项。 |
ls -lA /etc/rc.d/init.d/ | 这个目录有时也会被黑客放入恶意脚本,也记得查看。 |
第5步:检查环境变量文件
检查命令 | 说明 |
cat /etc/profile cat /etc/bashrc cat ~/.bash_profile cat ~/.bash_login cat ~/.bashrc | 这些文件都是系统和用户的环境变量配置文件,黑客有时会在里面写入恶意命令,当系统加载环境变量配置文件时,恶意命令也会随之运行。 |
cat /etc/ld.so.preload | 通过配置该文件,可以让程序在运行之前,优先加载某些动态链接库。部分木马正是利用此文件的功能,修改该了文件,在里面添加恶意so文件,从而达到了隐藏挖矿进程的目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服务器中毒了,CPU使用率很高,但是却看不到占用CPU高的进程的原因。 默认该文件是空的,如果发现该文件里面有内容,则可能是黑客植入的,我们需要把该文件中列出的对应路径下的so文件全部删除掉,最后再清空ld.so.preload文件即可。 |
第6步:检查二进制命令文件
检查命令 | 说明 |
ls -Athl /usr/bin ls -Athl /usr/sbin | 根据修改时间来查看二进制命令,新文件在最前,旧文件在后。 通常黑客入侵服务器后,会植入一些二进制命令,这些命令文件的日期较新,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特征,把新文件优先列出来,仔细辨别是否为恶意命令。 |
ls -AShl /usr/bin ls -AShl /usr/sbin | 根据文件大小来查看二进制命令,大文件在最前,小文件在后。 通常黑客入侵服务器后,会植入一些二进制命令,这些二进制命令的体积往往比较大,远超过系统命令的大小。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特征,把大文件优先列出来,仔细辨别是否为恶意命令。 |
find /usr/bin/ -iname ".*" -ls find /usr/sbin/ -iname ".*" -ls | 列出/usr/bin/、/usr/sbin/等目录下的隐藏文件。 黑客有时会把恶意命令进行隐藏,我们可以通过左侧这两个查找命令,把隐藏文件全部列出来。 |
根据处理经验,笔者列出了一些常见的恶意命令,供大家参考:
/usr/local/bin/pnscan
/usr/bin/masscan
/usr/bin/execute
/usr/bin/where
/usr/bin/crond
/usr/bin/bioset
/usr/bin/bsd-port
第7步:检查内核文件
检查命令 | 说明 |
cat /etc/sysctl.conf | 黑客入侵服务器后,还会修改内核配置文件,有时会添加如下参数: vm.nr_hugepage 该参数的作用是用来设置大内存页,默认该参数的值是0。黑客有时会设置该参数来优化内存性能,来为挖矿程序的运行提供最大内存资源。也正是由于该参数的存在,会导致系统重启之后,很多服务无法正常加载运行,从而导致系统长时间卡在服务加载界面。 |
第8步:检查密钥登录文件
检查命令 | 说明 |
cat /root/.ssh/authorized_keys | 黑客入侵系统后,通常会在此文件中写入公钥,以便黑客可以免密登录系统。我们需要仔细辨别该文件的公钥内容,去伪留真。 |
第9步:检查账户信息
检查命令 | 说明 |
cat /etc/passwd |grep -i /bin/bash | 列出所有具有登录系统权限的用户名。有时黑客会创建后门登录账户,以便其持续入侵,需要我们来辨别。 |
第10步:检查DNS设置文件
检查命令 | 说明 |
cat /etc/hosts cat /etc/resolv.conf | 有时黑客会修改DNS解析设置文件,以便解析某些恶意域名。 我们需要检查该文件进行确认,如果黑客确实修改了,则要进行配置还原,改回成系统默认的DNS地址,否则可能会影响我们访问网站的速度。 |
第11步:检查临时目录
检查命令 | 说明 |
ls -Al /tmp ls -Al /var/tmp | 有时黑客会把恶意病毒文件或恶意脚本,放置到这两个临时目录中,需要我们仔细查看加以辨别。 |
ls -Al /dev/shm | /dev/shm是Linux系统利用内存虚拟出来的一个目录,目录中的文件都保存在内存中,效率非常高。也就是往这个目录写东西,仅写在内存里,不会持久化到磁盘。系统重启后,文件消失。 有时黑客也会把病毒文件或脚本藏到这个临时目录里面。 |
病毒的进阶排查
做了上述的基础排查之后,还不一定完全能根除,黑客是很狡猾的。有时黑客还会替换系统的命令,例如替换了ps、top、netstat等系统原有的命令,以假乱真。这时我们每次去执行ps、top、netstat等命令,都相当于运行一次黑客的恶意命令,这些被替换了的命令会让我们看不到占用CPU高的恶意进程。
此时我们可以安装clamav软件,来检测黑客是否植入(篡改)了二进制命令。
第1步:安装clamav
yum -y install epel-release
yum -y install clamav clamd clamav-update clamav-devel clamav-data
第2步:更新clamav病毒库
freshclam
第3步:使用clamav扫描指定的目录
clamscan –ri /usr/sbin/ --move=/root/infected -l /var/log/clamscan.log
命令常用参数解释:
参数 | 说明 |
-r | 递归扫描,也就是扫描指定的目录及其所有的子目录。 |
-i | 只显示被感染的可疑文件。 |
-l "FILE" | 将扫描的结果保存到指定的文件中,以便事后查看。 |
--move=DIRECTORY | 将扫描到的可疑文件移动到指定的目录中。 |
第4步:重新安装系统命令
假如我们用clamscan扫描到了被篡改的二进制命令,并利用--move参数将其移动到了指定的目录中,此时我们需要重新安装这些二进制命令,从而再去发现被隐藏的恶意进程。
yum -y install glibc e2fsprogs procps lsof iproute net-tools coreutils curl wget findutils procps-ng util-linux rsyslog
说明:
ss命令属于iproute软件包。
chattr命令属于e2fsprogs软件包。
w、ps、top、pkill、sysctl等命令属于procps软件包。
netstat、ifconfig等命令属于net-tools软件包。
chmod、chown、ls等命令属于coreutils软件包。
黑客是如何入侵
笔者总结了大量的案例,黑客入侵的途径主要有如下几种:
第1种:弱密码
服务器或者应用程序设置的密码过于简单,例如密码设置为了 Aa123456、1qaz2wsx、passwd123 等等,这些密码极其容易被黑客暴力破解。
第2种:Redis
这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入侵方式,因此笔者特意拎出来进行说明。很多人在服务器里面安装了Redis后,由于安全意识薄弱,会把Redis 6379端口对公网开放,从而被黑客扫描到后被入侵进来。
Redis入侵的原理:
- 攻击者首先扫描存在未授权访问或弱密码的Redis进行入侵。
- 攻击者入侵成功后,控制机器不仅会去下载恶意脚本,还会直接读取主机上的/root/.ssh/known_hosts和/root/.ssh/id_rsa.pub文件,从而登录信任当前主机的其它机器,并控制这些机器执行恶意指令。
Redis防护的方法:
- 为Redis的访问添加密码验证。
- 禁止外网访问Redis,或者只允许指定的IP地址访问Redis端口。
- 以普通用户身份运行Redis服务。
第3种:数据库
很多用户可能是疏忽大意,也可能是出于远程访问的需要,把数据库端口1433、3306等对公网进行了开放,导致黑客扫描到数据库端口后,对数据库进行了注入或提权入侵,进而发生删库勒索等情况。
第4步:应用程序存在漏洞
例如:Gitlab exiftool 远程命令执行漏洞、Spring Framework远程代码执行漏洞、Apache Log4j2 远程代码执行漏洞、Grafana 任意文件读取漏洞、ThinkPHP5远程代码执行高危漏洞、Windows Print Spooler远程代码执行漏洞 等等,不胜枚举。
病毒的防范措施
- 设置好ECS安全组,例如只允许指定的IP地址进行3389(远程桌面)、22(SSH)登录,避免服务器管理端口被黑客扫描或爆破。还可以考虑修改管理端口,降低被扫描入侵的风险。
- 在ECS安全组中,只放行必要的业务端口(例如80、443),其他无关端口不要放行。对于数据库端口(例如1433、3306、6379等),应设置为只允许指定的IP来连接,如无必要,建议不要对外开放。
- 服务器以及应用程序的密码应设置的尽量复杂,不要过于简单,防止被暴力破解。
- 应用程序尽量使用普通用户来运行,如不必要,不要使用管理员权限来运行。
- 应用软件应尽量使用新版本,不要用老版本的软件,老版本通常会存在已公开漏洞,容易被黑客利用。如果因业务需要,确实要安装老版本软件,请参考上述两条做好访问限制。
- 对重要服务器定期创建磁盘快照,备份数据。这样当出现系统崩溃、数据丢失、误删数据、中了勒索病毒等意外事件时,可以通过磁盘快照快速恢复数据。金钱有价,数据无价。
- 如果使用的是阿里云服务器,可以根据云安全中心提示,检测以及修补系统高危漏洞和应用漏洞(注意:修补漏洞前先做快照备份)。
- 如果资金允许,可以考虑使用"漏洞扫描"来扫描系统和网站是否存在漏洞。根据扫描结果,修复对应漏洞,加固服务器和网站的安全,从而防患于未然。
- 还可以在网站前端部署Web应用防火墙,形成"用户 --> Web应用防火墙 --> 源站Web服务器"这样的访问架构。这样当黑客攻击网站时,中间的Web应用防火墙可以识别并阻断黑客的攻击行为。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2401_88752684/article/details/145210441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内容转载自网络资源,如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更多内容请关注自学内容网(zx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