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 堆
前言
上一章我们学习了二叉树的定义、性质等..现在,我们将要学习二叉树的第一个实际用例——堆。同时,因为堆的“特性”,本章会对排序专题——堆排序进行讲解。本你文所书写的代码大部分为伪代码!没有去具体实现或封装。更多的还是讲解原理和底层。你也可以像之前学习链表、队列、栈一样将堆进行封装。(注:C++提供的priority_queue,该容器的底层就是堆!)
堆的定义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堆是二叉树的用例,所有堆的本质还是一颗二叉树。但是说它是一颗二叉树又不太准确!更严谨的说法:它是一颗完全二叉树,就像下面这颗树一样!!!
有没有发现这棵完全二叉树有一个特点?就是所有父结点都比其左右子结点要小(注意:圆圈里面的数是值,圆圈上面的数是这个结点的编号)。符合这样特点的完全二叉树我们称为小堆。反之,如果所有父结点都比其左右子结点要大,这样的完全二叉树称为大堆。同时,我们再观察每个结点的编号,是不是全部连续,没有间断!那么因此,堆十分契合我们之前讲过的树的顺序存储结构,因此堆可以利用一个一维数组进行存储,并且从下标为1开始存储数据(这是为了我们后续书写代码提供便利!)。
基于此我们可以给出严格的定义:
堆是具有下列性质的完全二叉树:
每个结点的值都大于或等于其左右孩子结点的值,称为大堆;或每个结点的值都小于或等于其左右孩子结点的值,称为小堆。
基础铺垫
向下调整算法
那么利用大堆、小堆的特性究竟有什么用呢?假如有 14个数,分别是99、5、36、7、22、17、46、12、2、19、25、28、1和92,请找出这14个数中最小的数,请问怎么办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这14个数从头到尾依次扫遍,用一个循环就可以解决。这种方法的时间复杂度是O(14),也就是O(N)跟数据的个数有关。
伪代码实现如下:
int Min = INT_MAX;
for (int i = 0; i < N; ++i)
if (Min > num[i])
Min = num[i];
现在我们需要删除其中最小的数,并增加一个新添加数 23,再次求这14个数中最小的一个数。请问该怎么办呢?只能重新扫描所有的数,才能找到新的最小的数,这个时间复杂度也是O(N)。假如现在有14次这样的操作(删除最小的数后再添加一个新数),那么整个时间复杂度就是O()即O()。那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堆这个特殊的结构恰好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把这14个数按照最小堆的要求(就是所有父结点都比子结点要小)放入一棵完全二叉树,就像下面这棵树一样。
很显然最小的数就在堆顶,假设存储这个堆的数组叫做h的话,最小数就是h[1]。接下来,我们将堆顶部的数删除。将新增加的数23放到堆顶。显然加了新数后已经不符合最小堆的特性,我们需要将新增加的数调整到合适的位置。那如何调整呢?这就引入堆的一个重要操作:向下调整。
向下调整的具体做法:选择下标为i的那个数作为看成堆顶,将堆顶的数和堆顶的左右孩子进行比较,如果当前堆顶的数小于左右孩子中较小的那一个,那么说明当前的堆符合小堆的性质,停止调整。反之,则将堆顶的元素和较小元素进行交换,重复上述操作,直到堆顶的元素符合小堆的特性!调整案例如下所示:假设在将小堆的堆顶元素替换成23,那么该如何调整这个小堆呢?
向下调整,我们需要将这个数和它的左右孩子(2,5)进行比较,选择较小的一个个它进行交换。交换结果如下。
我们发现此时还是不符合小堆的特性,因此还需要继续向下调整。于是继续将23与它的两个左右孩子12和7比较,选择较小一个交换,交换之后如下。
到此,还是不符合小堆的特性,仍需要继续向下调整,直到符合小堆的特性为止。
现在我们发现已经符合小堆的特性了。综上所述,当新增加一个数被放置到堆顶时,如果此时不符合最小堆的特性,则需要将这个数向下调整,直到找到合适的位置为止,使其重新符合最小堆的特性。
向下调整的思路已经理清了!那就剩代码的实现。首先我们先思考一下,假设我们知道一个数据的准确下标,那么这么知道它的左右孩子的下标呢?回到二叉树的性质解决这个问题,假设现在当前的元素的下标为i, 那么它的左孩子的下标为:2 * i;右孩子的下标为:2 * i + 1,(看下面这个图的序号,自己推导一下)
那就很好写了!只要注意下标的限制即可,代码如下所示:
// i:开始调整的下标, n:堆的元素个数,即数组的有效元素个数
void AdjustDown(int* h, int i, int n)
{
int heapTop = i;
//判断当前结点是否存在左孩子
while (2 * heapTop <= n)
{
int minChildIndex = 2 * heapTop;
if (2 * heapTop + 1 <= n)//判断右孩子是否存在
{
//记录左右孩子较小的下标
if (h[minChildIndex] > h[2 * heapTop + 1])
minChildIndex = 2 * heapTop + 1;
}
if (h[heapTop] > h[minChildIndex])
{
//交换元素
swap(h[minChildIndex], h[heapTop]);//偷个懒,直接调用C++现成的接口
//迭代
heapTop = minChildIndex;
}
else
break;
}
}
我们刚才在对 23进行调整的时候,只进行了3次比较,就重新恢复了最小堆的特性。现在最小的数依然在堆顶,为2。而使用之前从头到尾扫描的方法需要14次比较,现在只需要3次就够了。也就是说,对一个堆顶元素进行调整,最多只需要调整这颗完全二叉树的深度即可。根据二叉树的性质可知,二叉树的深度为O(logN), 即向下调整的时间复杂度为O(logN)。
向上调整算法
说到这里,如果只是想新增一个值,又该如何操作呢?即如何在原有的堆上直接插入一个新元素呢?只需要直接将新元素插入到末尾,再根据情况判断新元素是否需要上移,直到满足堆的特性为止。如果堆的大小为N(即有N个元素),那么插入一个新元素所需要的时间为O(logN)。例如我们现在要新增一个数3。
先将3与它的父结点25比较,发现比父结点小,为了维护最小堆的特性,需要与父结点的值进行交换。交换之后发现还是要比它此时的父结点5小,因此再次与父结点交换,到此又重新满足了最小堆的特性。向上调整代码实现如下:
void AdjustUp(int* h, int i, int n)
{
int parent = i / 2;
while (i > 1)
{
//如果当前结点的值大于父结点的值,说明不符合小堆的特性
if (h[parent] > h[i])
{
//交换
swap(h[parent], h[i]);
//迭代
i = parent;
parent = i / 2;
}
else
break;
}
}
堆的核心操作
建堆(build heap)
我们前面铺垫了这么多,现在到了检验成果的时候到了!首先要对堆进行操作的前提是有堆啊。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问题是这么建堆?
回到之前的案例,直接把 99、5、36、7、22、17、46、12、2、19、25、28、1和 92这 14个数放入一个完全二叉树中(这里我们还是用一个一维数组来存储完全二叉树)。
在这棵完全二叉树中,我们从最后一个结点开始,依次判断以这个结点为根的子树是否符合小堆的特性。如果所有的子树都符合小堆的特性,那么整棵树就是小堆了。首先我们从叶结点开始。因为叶结点没有儿子,所以所有以叶结点为根结点的子树(其实这个子树只有一个结点)都符合小堆的特性,即父结点的值比子结点的值小。这里所有的叶结点连子结点都没有,当然符合这个特性。因此所有叶结点都不需要处理,直接跳过。从第n/2个结点(n为完全二叉树的结点总数,这里即7号结点)开始处理这棵完全二叉树。注意完全二叉树有一个性质:最后一个非叶结点是第n/2个结点。所有基于该特性,我们从起始位置定为n /2,即i= n /2; 从起始位置开始调用向下调整算法,直到i == 1;代码实现逻辑如下:
for (int i = n / 2; i >= 1; --i)
AdjustDown(h, i, n);
小结一下这个创建堆的算法。把n个元素建立一个堆,首先我可以将这n个结点以自顶向下、从左到右的方式从1到n编码。这样就可以把这n个结点转换成为一棵完全二叉树。紧接着从最后一个非叶结点(结点编号为n/2)开始到根结点(结点编号为1),逐个扫描所有的结点,根据需要将当前结点向下调整,直到以当前结点为根结点的子树符合堆的特性。而这个建堆的时间复杂度为O(n),证明如下:(高中知识:错位相减——等差 * 等比数列)
堆的插入(heap insert)
堆的插入其实已经讲过了,在讲解向上调整算法的时候,我们就是举例在原有的堆上插入元素。回顾一下,要在原有的堆上插入新的元素,直接在插入到数组的末尾上,再调用向上调整算法即可。
代码实现如下:
void heapInsert(int* h, int x)
{
/*
idx:标记插入位置
假设现在堆中有7个元素,那么新插入的元素的下标应该为h[8],
8又代表了插入新的元素后,堆的元素个数
*/
h[++ idx] = x;
AdjustUp(h, idx -1, idx);
++idx;
}
堆的删除(heap erase)
删除堆是删除堆顶的数据,将堆顶的数据跟最后一个数据一换,然后删除数组最后一个数据,再从堆顶(i = 1)进行向下调整算法。
代码实现如下:
void heapErase(int* h)
{
swap(h[1], h[idx]);
--idx;
AdjustDown(h, 1, idx);
}
当然,如果你想也可以实现一个任意位置的删除操作,和删除堆顶元素的操作一样!只是调整的位置差异而已!
堆的应用
堆排序
堆排序(Heap Sort)就是利用堆(假设利用大堆)进行排序的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将待排序的序列构造成一个大堆。此时,整个序列的最大值就是堆顶的元素。将它移走(其实就是将其与堆数组的末尾元素交换,此时末尾元素就是最大值),然后将剩余的 n-1个序列重新构造成一个堆,这样就会得到n个元素中的次小值。如此反复执行,便能得到一个有序序列了。
这个图就很全面解释了堆排序的过程和思想(COPY的 )
基于此思想,代码实现如下:
void heapSort(int num[], int n)
{
for (int i = n / 2; i >= 1; --i)
AdjustDown(num, i, n);
while (n > 1)
{
swap(num[1], num[n]);
--n;
AdjustDown(num, 1, n);
}
}
现在来分析一下堆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我们首先要对需排列的序列进行建堆,建堆的时间复杂度为O(n),之后在这个堆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删除堆顶元素,删除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为O(logn),需要进行删除操作n次(n为序列的长度、或元素的个数),所有总的时间复杂度为O(n * (logn + 1)),即堆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 * logn)。
OK,最后还是要总结一下。像这样支持插入元素和寻找最大(小)值元素的数据结构称为优先队列(也叫堆)。如果使用普通队列来实现这两个功能,那么寻找最大元素需要枚举整个队列,这样的时间复杂度比较高。如果是已排序好的数组,那么插入一个元素则需要移动很多元素,时间复杂度依旧很高。而堆就是一种优先队列的实现,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两种操作。另外 Diikstra算法(——最短路径,在图的章节,我们会来学习!)也可以用堆来优化。
堆还经常被用来求一个含有n个数的序列中第K大的数(简称Top-K问题),只需要建立一个大小为K的小堆,堆顶就是第K大的数。(我举个例子,假设有10个数,要求第3大的数。第一步选取任意3个数,比如说是前3个,将这3个数建成最小堆,然后从第4个数开始,与堆顶的数比较,如果比堆顶的数要小,那么这个数就不要,如果比堆顶的数要大,则舍弃当前堆顶而将这个数做为新的堆顶,并再去维护堆(向下调整算法),用同样的方法去处理第5~10个数)如果求一个数列中第K小的数,只需要建立一个大小为K的大堆,堆顶就是第K小的数,这种方法的时间复杂度是O(N * logK)。当然你也可以用堆来求前K大的数和前K小的数。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2301_76695577/article/details/142918784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内容转载自网络资源,如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更多内容请关注自学内容网(zx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