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dem和DOM生成路线算法的实现
要在C++中实现一个基于DEM(数字高程模型)和DOM(数字正射影像)的路线生成算法,满足以下要求:
规避DEM中的地物:利用DEM的高度数据识别障碍物,如山体、水域等不可通行区域,并设计路径绕过它们。
判断DOM中的地物:结合DOM数据对地物进行分类和识别,如道路、建筑、植被等。
生成连续的线路图:基于路径算法生成起点到终点的连续路径线。
导出矢量数据:将最终路径以矢量格式(如GeoJSON、Shapefile等)导出。
C++实现:使用C++及相关地理信息库(如GDAL)处理DEM和DOM数据。
以下是实现方案的建议步骤:
- 数据处理
使用GDAL库读取DEM和DOM数据,并将其加载到栅格矩阵中。
对于DEM,可以通过高度阈值判断哪些区域是障碍物(如水体、陡峭山坡)。
对于DOM,可以通过颜色信息或其他特征检测地物(如道路、建筑等)。 - 路线生成
A算法:基于启发式的A算法,考虑地形高度、坡度等因素来生成路径,优先选择平坦区域。
Dijkstra算法:Dijkstra算法可以用于生成最短路径,适用于平面地图。
自定义权重:根据地形(如高度、植被)为不同区域设定通行权重,以便路径更自然地避开障碍物。 - 路线平滑
使用贝塞尔曲线或Catmull-Rom样条对生成的路径进行平滑,使线路更加连续、自然。 - 数据导出
将生成的路径点序列存储为矢量数据格式,可以选择GeoJSON或Shapefile。
使用GDAL的矢量数据功能,直接写入矢量文件。 - C++代码结构
GDAL集成:在CMake中配置GDAL库的链接,以便读取和写入地理数据。
模块划分:可以创建模块 DEMProcessor、DOMProcessor、PathFinder 和 VectorExporter,各自负责读取数据、处理图像、生成路径和导出矢量文件。
要实现此代码,请先确保安装了GDAL库,并在编译时链接GDAL。
#include <gdal/gdal_priv.h>
#include <gdal/ogr_api.h>
#include <gdal/ogr_geometry.h>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queue>
#include <cmath>
#include <string>
#include <algorithm>
// 定义路径点
struct Point {
int x, y;
Point(int x_, int y_) : x(x_), y(y_) {
}
};
// A*算法中的节点
struct Node {
Point pt;
double g, h;
Node* parent;
Node(Point pt_, double g_, double h_, Node* parent_ = nullptr)
: pt(pt_), g(g_), h(h_), parent(parent_) {
}
double f() const {
return g + h; }
bool operator<(const Node& other) const {
return f() > other.f(); }
};
// DEM处理类
class DEMProcessor {
public:
DEMProcessor(const std::string& demFilePath) {
GDALAllRegister();
dataset = (GDALDataset*)GDALOpen(demFilePath.c_str(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llhllq2015/article/details/143618996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内容转载自网络资源,如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更多内容请关注自学内容网(zx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