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和算法之树形结构(1)
文章出处: 数据结构和算法之树形结构(1) 关注码农爱刷题,看更多技术文章!!
树形结构是数据结构四种逻辑结构之一,也是被广泛使用的一种逻辑结构,它描述的是数据元素之间一对多的逻辑关系。树是一种非线性的数据结构,它是由n(n>=0)个有限结点组成一个具有层次关系的集合;它有一个起始节点,称之为根节点;从根节点往下逐层延伸,每个节点都可以有零个或多个子节点,有且只有一个父节点,根节点无父节点,形体像一棵倒挂的树,因而被称之为树形结构。 树形结构逻辑上有序的意思,就是从根节点往下延伸的顺序,因而和线性结构一样是有序结构。
树形结构常用于表示具有层次关系的数据,例如文件系统、组织结构、目录结构等。它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方式来组织和访问数据。树形结构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计算机科学中,树型结构被用于实现搜索算法(如二叉搜索树)、存储和检索数据(如B树、堆)、表达抽象语法树等。在现实生活中,树型结构也有很多应用,比如家谱、图书分类、产品组织关系等。
一、基本概念
二、二叉树
二叉树的定义
二叉树是典型和常见的树形结构,也是最简单的树形结构。二叉树每个节点最多有两棵子树(二叉树中不存在度大于2的节点),并且二叉树的子树有左右之分,顺序不能颠倒。
二叉树根据样式不同,还可以分为满二叉树和完全二叉树,例如下图:
若一棵树的层数为k,它总结点数是2^k-1,则这棵树就是满二叉树。上图编号2的树就是一棵满二叉树,该树4层节点数15 = 2^4-1;满二叉树的特点是叶子节点都在最底层,除了叶子节点,每个节点都有左右两个子节点。
若一棵树的层数为k,它前k-1层的总结点数是2^(k-1)-1,第k层的结点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排列,则这棵树就是完全二叉树。上图编号3的树就是一棵完全二叉树,该树4层前3层节点数7 = 2^(4-1)-1;完全二叉树的特点是:叶子节点都在最底下两层,最后一层的叶子节点都靠左排列,并且除了最后一层,其他层的节点个数都要达到最大值2。看下图识别完全二叉树和非完全二叉树的区别。
此外, 满二叉树一定是一棵完全二叉树,但完全二叉树不一定是满二叉树。
二叉树的存储结构
二叉树在实际落地时,可以采用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关于两者的区别可以参看前面的文章数据结构和算法之基本概念。如果是采用链式存储结构,一个节点分为三部分,其中数据域存储数据,另外两个指针域,一个指向左边的子节点,一个指向右边的子节点,这是一个典型的链表结构(关于链表结构说明可以参看文章数据结构和算法之线性结构)。通常,这是二叉树常用的存储结构。
如果采用顺序存储结构,通常是采用数组来实现。那数组是如何存储二叉树节点数据的呢? 其存储规则是:从根节点开始,逐层往下、从左至右依次存储,看下图能更形象地理解其存储规则:
从上图可以看出:如果节点 X 存储在数组中下标为 i 的位置,下标为 2 * i 的位置存储的就是左子节点,下标为 2 * i + 1 的位置存储的就是右子节点;反过来,下标为 i/2 的位置存储就是它的父节点。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只要知道根节点存储的位置(一般情况下,为了方便计算子节点,根节点会存储在下标为1的位置),这样就可以通过下标计算,把整棵树都串起来。
二叉树的遍历
二叉树的遍历通常有两种搜索遍历方法:深度优先遍历与广度优先遍历。深度优先遍历(Depth-First Search,简称DFS)即优先深入地探索一个节点的某一条路径,直到该路径都已被探索完,然后再回溯到该节点,探索该节点另一条路径,以此类推;广度优先遍历(Breadth-First Search,简称BFS)则是同时对所有路径逐层进行探索。
深度优先遍历根据遍历的顺序不同,又可以细分为三种不同的遍历顺序: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三种遍历顺序定义如下:
无论哪种遍历顺序,左节点都要优先右节点遍历, 三种遍历顺序实际遍历结果以下图为例:
前序遍历结果是:ABDHIEJCFG; 中序遍历结果是:HDIBJEAFCG;后序遍历结果是:HIDJEBFGCA。代码层面,通常我们可以通过递归实现前述深度优先遍历的三种遍历顺序,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Solution {
private static class Node {
public int data; // 节点值
public Node left; // 左节点
public Node right; // 右节点
public Node(int data, Node left, Node right) {
this.data = data;
this.left = left;
this.right = right;
}
}
public static void preDfs(Node treeNode) {
if (treeNode == null) {
return;
}
System.out.println(treeNode.data); // 访问节点本身
preDfs(treeNode.left); // 遍历左节点
preDfs(treeNode.right); // 遍历右节点
}
public static void middleDfs(Node treeNode) {
if (treeNode == null) {
return;
}
middleDfs(treeNode.left); // 遍历左节点
System.out.println(treeNode.data); // 访问节点本身
middleDfs(treeNode.right); // 遍历右节点
}
public static void lastDfs(Node treeNode) {
if (treeNode == null) {
return;
}
lastDfs(treeNode.left); // 遍历左节点
lastDfs(treeNode.right); // 遍历右节点
System.out.println(treeNode.data); // 访问节点本身
}
}
如果是广度优先遍历,上面二叉树图遍历的结果则是:ABCDEFGHIJ;广度优先遍历符合队列先进先出的特点,实现时可以考虑用队列,如下面代码:
public static void bfs(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
return;
}
LinkedList<Node> queue = new LinkedList<Node>();
Node current = null;
// 根节点入队
queue.offer(root);
// 左侧数的深度
int leftNum = 0;
// 右侧数的深度
int rightNum = 0;
// 只要队列中有元素,就可以一直执行,非常巧妙地利用了队列的特性
while (!queue.isEmpty()) {
// 出队队头元素 先进先出
current = queue.poll();
System.out.print("-->" + current.data);
// 左子树不为空,入队
if (current.left != null) {
queue.offer(current.left);
leftNum++;
}
// 右子树不为空,入队
if (current.right != null) {
queue.offer(current.right);
rightNum++;
}
}
System.out.println(rightNum + "\t" + leftNum);
}
上述代码中Node类的定义与之前代码里的Node类一致。代码逻辑分析:先是根节点入队,第一次循环,根节点出队(第一层),然后是第二层左右节点入队;第二次循环,左节点出队,左节点左右两孙节点入队;第三次循环,右节出队,右节点左右两孙节点入队,至此二层节点全部出队;第四次循环,左节点左孙节点出队,其左右子节点再入队,以此类推。
深度广度优先遍历和广度优先遍历不仅仅用于二叉树的遍历,事实上,两者是两种基本且重要的图与树的遍历算法,它们的应用场景和优缺点如下图表:
本章主要介绍了树形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以及二叉树的定义、存储结构和遍历算法,关于树形结构的深入知识将在后续文章继续介绍,烦请关注!!
码农爱刷题
为计算机编程爱好者和从业人士提供技术总结和分享 !为前行者蓄力,为后来者探路!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Liusp/article/details/142379211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内容转载自网络资源,如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更多内容请关注自学内容网(zx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