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标准化工作及性能指标
一、标准化工作流程
- 因特网草案
- 建议标准:成为RFC(request for comment)—因特网标准的形式
- 草案标准:由IETF,IBA进行审核
- 因特网标准
二、标准化工作的相关组织
-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 国际电信联盟ITU
- 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 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
三、计算机性能指标—速率
速率即数据率或称数据传输率或比特率,指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位数的速率,单位是b/s,kb/s,Mb/s,Gb/s,Tb/s
- 千 1kb/s=1000b/s
- 兆 1Mb/s=1000kb/s
- 吉 1Gb/s=1000Mb/s
- 太 1Tb/s=1000Gb/s
四、计算机性能指标—带宽
带宽原本指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即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差,单位是Hz
计算机网络中,带宽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传输数据的能力,即在链路发送端的最高数据率,单位是“比特每秒”,但是不影响数据在链路上传输的速度
五、计算机性能指标—吞吐量
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
吞吐量受网络的带宽或网络的额定速率的限制。
六、计算机性能指标—时延
指数据(报文、分组、比特流)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单位为s。
- 发送时延:从发送分组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分组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发送时延=数据长度/信道带宽
- 传播时延:取决于电磁波传播速度和链路长度,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
- 排队时延:等待输出/输入可用链路的时间,如安检的检查台
- 处理时延:检错,找出口的时间
高速链路指的是带宽较高发送时延低,而不会影响电磁波的传输速率
七、计算机性能指标—时延带宽积
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带宽,又称为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即链路此时此刻的数据容量。
八、往返时间RTT
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方收到接收方的确认(接收方收到数据后立即发送确认)总共经历的时延。
包括:往返传播时延、末端处理时间
九、利用率
- 信道利用率:有数据通过时间/(有+无)数据通过时间
- 网络利用率:信道利用率加权平均值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m0_68738982/article/details/138044797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内容转载自网络资源,如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更多内容请关注自学内容网(zx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