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内容网 自学内容网

Linux 中自旋锁与信号量的区别

目录

一、引言

二、自旋锁

1.定义与原理

2.适用场景

3.优点

4.缺点

三、信号量

1.定义与原理

2.适用场景

3.优点

4.缺点

四、自旋锁与信号量的区别总结

1.等待方式

2.适用场景

3.CPU 利用率

4.上下文切换

5.实现复杂度

五、实际应用中的选择建议

六、代码实现

1.自旋锁

2.信号量

七、总结 


一、引言

        在 Linux 内核开发以及多线程编程中,自旋锁(spinlock)和信号量(semaphore)是两种常用的同步机制,用于保护共享资源和实现线程之间的同步。虽然它们都有同步的作用,但在使用场景和特性上存在着一些显著的差异。本文将详细探讨 Linux 中自旋锁和信号量的区别,帮助开发者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同步机制。

二、自旋锁

1.定义与原理

  • 自旋锁是一种忙等待锁,当一个线程试图获取一个被占用的自旋锁时,它会一直循环(“自旋”)在那里,不断地检查锁是否可用,直到锁被释放为止。
  • 自旋锁的实现通常基于原子操作,例如在多处理器系统中,通过原子的测试和设置操作来实现锁的获取和释放。

2.适用场景

  • 自旋锁适用于短时间内持有锁的情况,特别是在锁被持有的时间非常短,且线程等待锁的时间预计也很短的场景下。
  • 例如,在中断处理程序中,中断处理程序需要快速地获取和释放锁,以避免长时间阻塞其他中断的处理。此时,自旋锁是一个合适的选择,因为中断处理程序不能被长时间阻塞。

3.优点

  • 自旋锁的优点在于它不会引起线程的上下文切换。当线程在等待自旋锁时,它不会被挂起,而是一直在 CPU 上循环等待,因此当锁很快被释放时,获取锁的延迟非常小。
  • 这对于需要快速响应的场景非常重要,例如在实时系统中,或者在对性能要求非常高的关键代码路径上。

4.缺点

  • 自旋锁的缺点是如果锁被长时间占用,那么等待锁的线程会一直占用 CPU 资源,导致 CPU 利用率升高,其他线程无法得到执行机会。
  • 此外,在多处理器系统中,如果多个处理器上的线程同时竞争一个自旋锁,可能会导致大量的 CPU 资源浪费在自旋等待上。

三、信号量

1.定义与原理

  • 信号量是一种睡眠锁,当一个线程试图获取一个被占用的信号量时,它会被挂起,进入睡眠状态,直到信号量被释放并且该线程被唤醒为止。
  • 信号量通常使用一个计数器来表示可用资源的数量。当一个线程获取信号量时,计数器减一;当一个线程释放信号量时,计数器加一。如果计数器为零,那么试图获取信号量的线程将被阻塞。

2.适用场景

  • 信号量适用于锁被持有的时间较长,或者线程等待锁的时间不确定的场景。
  • 例如,在多个线程同时访问一个共享资源的情况下,如果访问资源的时间较长,那么使用信号量可以避免线程长时间自旋等待,从而降低 CPU 利用率。

3.优点

  • 信号量的优点是它不会浪费 CPU 资源。当线程等待信号量时,它会被挂起,释放 CPU 给其他线程执行,因此在锁被长时间占用的情况下,信号量比自旋锁更加高效。
  • 此外,信号量可以支持多个线程同时获取锁,只要信号量的计数器大于零即可。这在一些需要多个线程同时访问共享资源的场景下非常有用。

4.缺点

  • 信号量的缺点是线程的上下文切换会带来一定的开销。当一个线程被挂起和唤醒时,需要进行上下文切换,这会消耗一定的时间和系统资源。
  • 此外,信号量的实现相对复杂,需要维护一个计数器和一个等待队列,因此在一些对性能要求非常高的场景下,信号量的性能可能不如自旋锁。

四、自旋锁与信号量的区别总结

1.等待方式

        自旋锁是忙等待,线程在等待锁时不会被挂起,而是一直在 CPU 上循环等待;信号量是睡眠等待,线程在等待锁时会被挂起,进入睡眠状态,直到锁被释放并且该线程被唤醒为止。

2.适用场景

        自旋锁适用于锁被持有的时间很短,且线程等待锁的时间预计也很短的场景;信号量适用于锁被持有的时间较长,或者线程等待锁的时间不确定的场景。

3.CPU 利用率

        自旋锁在锁被长时间占用时会导致 CPU 利用率升高,因为等待锁的线程一直在 CPU 上循环等待;信号量在锁被长时间占用时不会浪费 CPU 资源,因为等待锁的线程会被挂起,释放 CPU 给其他线程执行。

4.上下文切换

        自旋锁不会引起线程的上下文切换,因此在锁很快被释放时,获取锁的延迟非常小;信号量会引起线程的上下文切换,因此在锁被长时间占用时,上下文切换的开销可能会影响系统性能。

5.实现复杂度

        自旋锁的实现相对简单,通常基于原子操作;信号量的实现相对复杂,需要维护一个计数器和一个等待队列。

五、实际应用中的选择建议

 

六、代码实现

1.自旋锁

#include <linux/kernel.h>
#include <linux/module.h>
#include <linux/spinlock.h>

static DEFINE_SPINLOCK(my_spinlock);
static int shared_variable = 0;

static int my_init(void)
{
    unsigned long flags;
    spin_lock_irqsave(&my_spinlock, flags);
    shared_variable++;
    printk(KERN_INFO "Shared variable after increment: %d\n", shared_variable);
    spin_unlock_irqrestore(&my_spinlock, flags);
    return 0;
}

static void my_exit(void)
{
}

module_init(my_init);
module_exit(my_exit);
MODULE_LICENSE("GPL");

分析:

  • DEFINE_SPINLOCK(my_spinlock);定义了一个自旋锁变量。
  • my_init函数中,使用spin_lock_irqsave(&my_spinlock, flags);获取自旋锁,同时保存中断状态。这是为了防止在获取自旋锁的过程中被中断干扰。
  • 对共享变量shared_variable进行自增操作。
  • spin_unlock_irqrestore(&my_spinlock, flags);释放自旋锁并恢复中断状态。

2.信号量

#include <linux/kernel.h>
#include <linux/module.h>
#include <linux/semaphore.h>

static DEFINE_SEMAPHORE(my_semaphore);
static int shared_variable = 0;

static int my_init(void)
{
    down(&my_semaphore);
    shared_variable++;
    printk(KERN_INFO "Shared variable after increment: %d\n", shared_variable);
    up(&my_semaphore);
    return 0;
}

static void my_exit(void)
{
}

module_init(my_init);
module_exit(my_exit);
MODULE_LICENSE("GPL");

分析:

  • DEFINE_SEMAPHORE(my_semaphore);定义了一个信号量变量。
  • my_init函数中,使用down(&my_semaphore);获取信号量,如果信号量不可用,当前线程会进入睡眠状态,直到信号量被释放。
  • 对共享变量shared_variable进行自增操作。
  • up(&my_semaphore);释放信号量,唤醒等待该信号量的一个线程(如果有)。

七、总结 

        自旋锁和信号量是 Linux 中两种重要的同步机制,它们在等待方式、适用场景、CPU 利用率、上下文切换和实现复杂度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在实际应用中,开发者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场景选择合适的同步机制,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同时,还需要注意同步机制的正确使用,避免出现死锁、饥饿等问题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qq_38072731/article/details/143700506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内容转载自网络资源,如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更多内容请关注自学内容网(zx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