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vue 源码看问题 — vue 初始化都做了什么事?
前言
最近想要对 Vue2 源码进行学习,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后面在学习 Vue3 源码时,可以有一个更好的对比和理解,所以这个系列暂时不会涉及到 Vue3 的内容,但是 Vue3 的核心模块和 Vue2 是一致的,只是在实现上改变了方式、进行了优化等。
准备工作
再开始阅读源码之前,有些事还是必须要做的,那就是拉取 源仓库代码 或者直接下载 ZIP
格式文件,处理好之后就需要打开神器 VScode
打开编辑器之后,你需要做的就是:
-
安装依赖
install
—— yarn 或者 npm -
找到
package.json
文件并找到里面的scripts
部分,然后往dev
命令中加入--sourcemap
配置参数,或者新建建一个dev:sourcemap
命令,其内容就是比dev
命令多了个--sourcemap
配置,其实主要就是为了生成vue.js.map
文件方便后面调试
-
执行
npm run dev:sourcemap
命令,执行成功以后就会在dist
目录下生成vue.js.map
文件 -
然后就可以在
example
目录下,写一些自己想要测试的例子,然后通过debug
的形式找到对应内容在代码中的位置
深入源码
Vue 初始化的代码位置
既然要深入了解 Vue 初始化的内容,那么我们就得先找到 Vue 初始化是在哪里进行的,那么查找的方式有两种:
- 通过 package.json 文件来进行查找 —— 在 script 脚本命令配置中有
"dev": "rollup -w -c scripts/config.js --sourcemap --environment TARGET:web-full-dev"
,其中的scripts/config.js
和TARGET:web-full-dev
就为指明了文件里的具体配置,然后可以在逐层查找对应的入口文件 - 通过 debug 模式进行查找 —— 首先在
example
目录下新建一个目录,可以是任何名字,本文讨论的是初始化的内容,这里就将其命名为init
,在init
目录下新建一个html
文件,在里面引入dist
目录下的vue.js
, 因为生成的map
文件是vue.js.map
,否则debug
时不方便查找对应的文件位置
这里选择方式二,毕竟方式一通过 rollup
配置查找还是过于繁琐,于是通过 debug
可以快速确定 Vue
进行初始化的文件位置.
this._init(options) 初始化
在 src>core>index.js
文件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在我们进行 new Vue()
时,调用的其实就是 this._init()
方法,而这个方法又是在 initMixin(Vue)
中进行定义的
initMixin(Vue) 方法
在 src>core>init.js
文件中,可以看到在 initMixin()
方法中最核心的就是处理组件配置项的部分,这一部分又分为 子组件 和 根组件 的配置,又分别对应 initInternalComponent()
方法 和 mergeOptions()
方法 + resolveConstructorOptions()
方法.
同时,在 Vue.prototype._init
函数中还存在下面的这些方法的调用,后面会依次对每个方法进行解读:
子组件 —— initInternalComponent() 方法
这个方法做的事就是创建 $options
对象,然后对组件选项进行打平做性能优化,因为组件有很多的配置,其中也会存在各种嵌套的配置,在访问时免不了要通过原型链进行动态查找,会影响执行效率.
- 根据
vm
的构造函数创建新的配置对象,即平时访问的$options
对象 - 把当前组件配置项打平然后赋值到
$options
对象,避免了原型链的动态查找 - 如果当前组件配置项中存在
render
选项,就把它添加到$options
对象上
根组件 —— resolveConstructorOptions() 方法
在 src>core>init.js
文件中,resolveConstructorOptions()
方法其实最主要的事情就是从构造函数上解析配置对象,具体如下:
- 如果构造函数的
super
属性存在,证明还有基类,此时需要递归进行对配置选项解析 - 将构造函数的基类配置项进行缓存,然后比对当前配置项配置项进行对比,如果不一致,则表明基类的配置项已发生更改
- 找出被更改的配置项和
extent
选项进行合并,并赋值给$options
根组件 —— mergeOptions() 方法
在 src>core>options.js
文件中,mergeOptions()
方法主要做的事情就是:
- 对配置选项进行标准化
- 对传入的原始配置对象进行合并
- 返回新的配置对象
根组件合并配置项,就是将全局配置项合并到根组件局部配置项中,比如将全局注册的Vue.componet(options)
全局配置合并到根组件new Vue(options)
上得到类似:
new Vue({
el: xxx,
data: { xxx },
componets:{
localComponents,
globalComponents,
}
})
initLifecycle() 方法
在 src>core>init.js
文件中调用 initLifecycle()
方法,方法的具体定义位置为src>core>lifecycle.js
.
可能很多人会误以为该方法是初始化生命周期钩子函数的(因为其方法名),其实这个方法主要是对组件关系属性进行初始化,比如:$root、$parent、$children、$refs
等.
initEvents() 方法
在 src>core>init.js
文件中调用 initEvents()
方法,方法的具体定义位置为src>core>events.js
.
主要作用就是初始化自定义事件,但是针对这个方法目前先有个简单的了解即可,因为里面涉及到的处理比较多,所以本文中暂时不对其进行展开,但是后面涉及到 this
实例上的方法时在具体分析.
问题:存在一个组件并且绑定了事件,如 <comp @myclick="clickHandle" />
,那么我们可以在 com
组件中通过 this.$emit('myClick')
的方式去触发,那是谁监听了这个事件呢?
回答:也许你会认为是 comp
的父组件去监听的,但其实是 com
组件自己监听的,因为 @myclick="clickHandle"
会被编译为 this.$on('myClick', function clickHandle(){ })
和 this.$emit('myClick')
的形式,而其中的 this
指向的就是 组件本身.
initRender() 方法
在 src>core>init.js
文件中调用 initRender()
方法,方法的具体定义位置为src>core>render.js
.
这里具体的内容也不再展开,后面涉及到 render
部分在进行深入解读,其实主要就做了三件事:
- 初始化插槽,如:
vm.$slots、vm.$scopedSlots
- 定义
_c
方法,即createElement
方法,也就是h
函数 - 对
$attrs
和$listeners
属性进行响应式处理
callHook(vm: Component, hook: string) 方法
在 src>core>init.js
文件中有调用 callHook(vm, 'beforeCreate')
和 callHook(vm, 'created')
,这就是平时我们在组件配置项中定义的生命周期函数被调用的形式.
callHook
方法的具体定义位置为src>core>lifecycle.js
中.
initInjections() 方法
在 src>core>init.js
文件中调用 initInjections()
方法,方法的具体定义位置为src>core>inject.js
.
provide/inject
的相关介绍和使用方法,可以点此 vue 文档 查看.
initInjections() 方法
主要做的就是获取解析之后的 inject
选项 result
,然后把 result
的每一项都代理到 vm
实例上,也可以理解为是进行响应式处理,在组件中实现 this.key
的形式直接进行访问
resolveInject() 方法
resolveInject(inject: any, vm: Component)
方法中的inject
选项到这之前就已经进行了标准化处理,所以这里的inject
选项的格式一定为:inject = { key: { from: xxx, default: xxx } }
- 遍历
inject
配置的所有key
,查找到对应provide
中的值- 从
inject
配置中获取from
属性值 - 循环在祖代组件中查找
provide
选项,如果找到了,就获取对应的值,保存到result
中;如果没有找到,就继续向上查找,一直到根组件
- 从
- 如果到了根组件还是没有找到
inject
中的key
在对应祖代组件上provide
的值,那么就检查inject
中是否设置了默认值,如果设置了默认值,就将其赋值为默认值
initState() 方法
在 src>core>init.js
文件中调用 initState()
方法,方法的具体定义位置为src>core>state.js
.
它是响应式原理的核心,主要处理 props、data、methods、watch、computed
等,
因为这一块属于响应式的内容,因此,不在本文里面进行深入探讨,后面针对响应式的内容会进行解读.
initProvide() 方法
在 src>core>init.js
文件中调用 initProvide()
方法,方法的具体定义位置为src>core>inject.js
.
这里面做的事情很简单:
- 从
$options
上获取provide
选项 provide
选项存在时,判断它是不是函数,如果是函数就调用然后获取配置对象,如果不是函数就直接使用provide
选项- 在
vm
实例上挂载_provide
属性,值就为上面的provide
的具体内容
总结
上面根据 Vue.prototype._init
初始化函数中使用的每个方法进行了分析,在这里需要稍微总结一下,顺便配合一些问题进行理解。
合并组件配置
子组件
子组件进行合并配置项时,主要是通过打平配置项,减少原型链动态查找,达到性能优化的目的.
根组件
根组件合并配置,就是将全局配置项合并到根组件局部配置项中.
根组件合并会发生在三个地方:
- 就是初始化时的这种情况
Vue.component(name, Comp)
时,将合并Vue 内置全局组件
和用户注册的全局组件
,最终都会合并到跟组件上配置上的components
选项中{ components:{xxx} }
局部注册,执行编译器生成render
函数时,
会合并全局配置对象到组件局部配置对象上
组件关系属性的初始化
如需要初始化 $root、$parent、$children、$refs
等.
初始化自定义事件
问题:当在组件上使用自定义事件时,父组件和子组件谁负责监听这个事件?
// 这是一个伪代码
<parentComp>
<comp @myClick="clickHandle" />
</parentComp>
其实 @myClick="clickHandle"
会被编译为 this.$emit('myClick')
和 this.$on('myClick', function clickHandle(){})
的形式,而这个 this
就是组件实例,即谁需要触发事件,谁就需要监听事件.
初始化插槽 & 定义 _c 方法
- 初始化插槽,如:
vm.$slots、vm.$scopedSlots
- 定义
_c
方法,即createElement
方法,也就是h
函数
通过 callHook 执行 beforeCreate 和 created 生命周期函数
问题:beforeCreate 中能获取能访问什么内容,data 可以访问吗?
从源码中很容易看出来,在 beforeCreate
之前只初始化了 组件关系属性
、自定义事件
、插槽
和 _c 方法
,所以关于可以访问的就是这些内容.
因为 data、props、methods
等都没有进行初始化,所以就都不能进行访问,当然如果你在 beforeCreate
中通过异步的方式访问,比如 setTimeout
其实是可以的,最早能访问数据的地方其实就是 created
当中了.
初始化 inject 选项
- 根据
inject
选项从祖代组件配置项中找到对应的provide
选项,从而获取对应key
中的值,得到result[key] = val
形式的结果 - 如果找到根组件上还不存在,就判断是否有
default
选项,有就设置默认值 - 把得到的
result
结果进行响应式处理,代理的vm
实例上
初始化 state 数据
响应式原理的核心,主要处理 props、data、methods、watch、computed
等
处理 provide 选项
从 vm.$options
配置对象上获取 provide
选项,provide
选项存在时,判断 provide
是不是函数,是函数就调用获取返回配置项,否则就直接使用 provide
选项
$mount 挂载
根据 $options
中是否存在 el
选项,决定是否自动调用 $mount
方法进入挂载阶段,没有则需要用户手动调用 $mount
进行挂载.
结合生命周期回答组件渲染流程
以下是 beforeCreate
和 created
生命周期前后需要处理的详细内容:
- 合并组件选项,将组件配置项打平,存放到
vm.$options
选项上,减少原型链的查找 - 对组件关系属性进行初始化,比如:
$root、$parent、$children、$refs
等 - 初始化自定义事件,比如:
@myclick="clickHandle"
会被编译为this.$on('myClick', function clickHandle(){})
和this.$emit('myClick')
的形式 - 初始化插槽(
vm.$slots、vm.$scopedSlots
)、定义_c
方法,即createElement
(h
函数)、对$attrs
和$listeners
属性进行响应式处理 - 执行
beforeCreate
生命周期函数 - 初始化
inject
选项,根据inject
选项从祖代组件配置项中找到对应的provide
选项,从而获取对应key
中的值,得到result[key] = val
形式的结果 - 初始化 state 数据,如:
props、data、methods、watch、computed
等 - 处理 provide 选项,判断
provide
是不是函数,是函数就调用获取返回配置项,否则就直接使用provide
选项 - 执行
created
生命周期函数 - 其他部分可以直接按照图示回答
最后
看源码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放弃某些内容解读,找准本次你要了解和学习的主线内容,否则就容易在阅读源码时产生各种支线问题,从而阻塞了主线的内容,对应的模块在学习对应内容时深入解读就好,不要一次性解读所有的内容。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822185/article/details/143461167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内容转载自网络资源,如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更多内容请关注自学内容网(zx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