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内容网 自学内容网

day19Tomcat

1. Tomcat启动服务

   1. 使用命令:

/usr/local/tomcat/bin/startup.sh 启动Tomcat服务。

 

   2. 使用命令:

netstat -lnput|grep java 查看端口状态,可以看到8080和8005两个端口。

    3. 使用命令:

/usr/local/tomcat/bin/shutdown.sh 停止Tomcat服务。

 

2. Tomcat目录结构

   1. bin目录:存放可执行文件,适用于Windows和Linux系统。

   2. 在Windows 10上优化后上传到Linux,只需添加相应的权限即可。

   3. Windows系统下对应的文件扩展名为bat(批处理文件)。

   4. Linux系统下对应的文件扩展名为sh。

   5. startup.sh:用于启动Tomcat服务。

   6. shutdown.sh:用于停止Tomcat服务。

3. webapps目录

   1. 每个子目录对应一个Web项目。

   2. ROOT目录是默认的项目目录,可以将应用打包成ROOT.war文件或者将项目文件夹命名为ROOT,然后部署到webapps目录下,这样就可以通过默认的URL访问应用。

   3. 使用http://10.1.1.20:8080/直接访问的页面位于ROOT目录下的index.jsp。

   4. 可以在webapps目录下部署静态资源,这些资源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或下载。

   5. 在该目录下创建新的文件夹来发布Web项目。

   6. 发布项目的方法有两个:

      1. 将项目文件夹复制到webapps目录下。

      2. 编辑conf/server.xml文件,修改资源配置,指向项目的路径。

      3. Nginx的默认网页路径是/usr/local/nginx/html,但可以在nginx配置文件中指定其他绝对路径,不仅限于html目录。

4. work目录

   1. 用于将JSP文件编译成Java和class文件。

   2. 保存路径示例:/usr/local/tomcat/work/Catalina/localhost/myweb/org/apache/jsp/xxx.java

   3. Tomcat会自动将JSP文件编译为Java文件,无需重启服务器。

5. logs目录

   1. 存放日志文件。

   2. catalina.log Tomcat运行的主要日志文件。

   3. localhost.log 记录所有Tomcat启动的Web应用的日志。

   4. 日志文件按日期进行组织。

6. conf目录

   1. 存放Tomcat的配置文件。

   2. 文件列表:

  1. catalina.policy Tomcat的安全策略文件。
  2. catalina.properties Tomcat的属性配置文件。
  3. context.xml 上下文配置文件,用于配置Web应用的相关参数。
  4. jaspic providers.xml JASPIC提供者配置文件。
  5. jaspic providers.xsd JASPIC提供者的XML模式定义文件。
  6. logging.properties 日志配置文件,用于配置Tomcat的日志输出。
  7. server.xml 服务器配置文件,包含连接器、主机等配置信息。
  8. tomcat users.xml Tomcat用户配置文件,用于管理Tomcat的用户和角色。
  9. tomcat users.xsd Tomcat用户的XML模式定义文件。
  10. web.xml Web应用的部署描述符文件,用于配置Web应用的组件和资源。

   3. server.xml中的连接器配置示例:

xml

<Connector port="8080" protocol="HTTP/1.1" connectionTimeout="20000" redirectPort="8443" maxParameterCount="1000"/>

 

   4. server.xml中的主机配置示例:

xml

<Host name="localhost" appBase="webapps" unpackWARs="true" autoDeploy="true">

 

5. lib目录

   1. 存放Tomcat运行所需的依赖文件,包括各种库文件和JAR包。

   2. 访问数据库时,需要使用相应的数据库驱动包。

7. tmp目录

   关系型数据库:

   1. Oracle:一款商业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高性能、高可用性和安全性等特点。

      1. 安装和配置:根据操作系统和硬件环境进行安装和配置。

      2. SQL语句: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操作,如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等。

      3. 优化:通过索引、分区、并行处理等手段提高数据库性能。

      4. 备份与安全:定期备份数据以防止数据丢失,设置访问权限和加密保护数据安全。

      5. 集群:实现数据库的高可用性和负载均衡,包括主从复制、一主多从、读写分离等方案。

   2. MySQL:一款开源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广泛应用于Web应用和企业级应用。

      1. 安装和配置:根据操作系统和硬件环境进行安装和配置。

      2. SQL语句: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操作,如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等。

      3. 优化:通过索引、分区、缓存等手段提高数据库性能。

      4. 备份与安全:定期备份数据以防止数据丢失,设置访问权限和加密保护数据安全。

      5. 集群:实现数据库的高可用性和负载均衡,包括主从复制、一主多从、读写分离等方案。

   3. SQL Server:微软推出的一款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适用于Windows平台。

      1. 安装和配置:根据操作系统和硬件环境进行安装和配置。

      2. SQL语句:使用T-SQL语言进行数据操作,如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等。

      3. 优化:通过索引、分区、并行处理等手段提高数据库性能。

      4. 备份与安全:定期备份数据以防止数据丢失,设置访问权限和加密保护数据安全。

      5. 集群:实现数据库的高可用性和负载均衡,包括主从复制、一主多从、读写分离等方案。

非关系型数据库:

   1. Redis:一款高性能的键值对存储系统,支持多种数据结构,如字符串、列表、集合和散列等。

   2. Memcached:一款分布式内存对象缓存系统,用于加速动态Web应用程序,通过减少数据库负载。

   3. MongoDB:一款面向文档的NoSQL数据库,支持丰富的查询操作和水平扩展。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2301_81313780/article/details/140855400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内容转载自网络资源,如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更多内容请关注自学内容网(zx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