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兵器室数字化转型必备-RFID技术助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国防需求的提升,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换代,旧兵库室与武器装备不匹配日益显著。由此,广州一芯未来建议:为适应现代战争的需求,优化兵力配置,打造新征程下部队兵器室数字化建设!
传统兵器室面临诸多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兵器室的门禁、安防等各管各的,难以整治,缺乏有效的管理规划。
2.传统兵器出现越权限动用枪支、存在无法及时响应等异常情况时,缺乏将人防、技防和制度相结合的管理运行模式。
3.传统兵器室使用人工登记方式,导致枪支存取、领用、归还等流程繁琐,耗时长,且容易出错,缺乏对兵器室管理实时掌握。
4.传统兵器室视频监控系统可能存在盲区,缺乏对兵器室进行360°无死角的监控。
一、方案阐述
广州一芯未来打造部队兵器室数字化建设:本方案基于解决传统兵器室问题,加快兵器室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步伐。集成了先进的科技手段和管理理念,通过快速、准确地调配装备,确保部队在需要时能够迅速获得所需的武器弹药,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协同作战,提升军队的整体信息化水平。
二、搭建兵器室数字化信息平台
选择稳定可靠、军用标准的兵器室数字化信息平台,确保系统能够满足数据传输的“库库通”。通过兵器室数字化信息平台,可以实时共享物资信息,有效地对兵器库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和跟踪,提高物资调配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硬件构成
1.RFID部队军标智能工器具管理柜
广州一芯未来自主研发的RFID部队军标智能工器具管理柜,适用于涉密载体、文件档案、高值耗材、装备器件、维修工具、仪器仪表等各类物品管控的应用场景。能够满足各种复杂物品管控的应用需求,智能管控柜支持GJB7377.1A、GB29768以及S018000-63等主流协议标准,盘点速度快,准确率高。管控柜内置餐能管控系统,支持盘点、查阅、开柜等功能。具有指静脉识别、密码识别、IC卡识别等多种鉴权开柜方式。物品管理过程安全、可靠。可支持特殊需求的定制开发。
产品特性:
①工器具通用RFID柜体,可放置维修工具、仪器、仪表等物品。
②4层层板,可放置不同类别产品,方便归类使用。
③配置RFID自动识别,可实时记录柜内物品领用明细。
④透明视窗,方便识别工器具。
⑤App软件开门,可实现自助领用和归还。
产品规格 | 功能参数 |
工作频率 | 902MHz~928MHZ |
协议支持 | GJB7377.1A、GB29768以及 IS018000-63等主流协议标准 |
柜体容量 | 4层>100件(有金属物品,需规范摆放) |
射频输出功率 | 5~33dBm可调 |
电源电压 | AC220V±10%/50Hz±1HZ |
网络接口 | 10M/100M自适应以太网接口 |
表面处理 | 钣金喷粉 |
屏蔽性能 | ≤5cm |
功 耗 | <200W |
2.RFID军标智能弹药管理柜
RFID军标智能弹药管理柜,主要用于兵器具、标识牌等管理。通过无源RFID军标标签对工具进行唯一标识,枪-密-弹领用或者归还时,通过密码、刷卡、指纹等方式进行权限的管理并开门,记录使用责任人,关门后,柜体实现自动盘点,记录领用工具的数量及种类。
产品特性:
①配置RFID军标自动识别,可实时记录柜内物品领用明细。
②内置除湿机,可恒温恒湿保持柜内良好储存环境。
③配备报警灯,非法领用报警提醒。
④配备应急开锁装置,停电状态下或故障情况下,应急钥匙开锁。
⑤高清监控摄像头,可实时记录柜前状态,方便追溯和记录。
⑥多种柜内格局配置,根据物品可配置4-8层层板(默认4层)
⑦标识牌管理可选配隔板,每层25格。
⑧21.5寸高清触摸屏,触控灵敏,方便操作,外观大气。
⑨配备中控密码指纹一体机,支持刷卡功能。
产品规格 | 功能参数 |
柜体容量 | ≧150件(有金属物品,需规范摆放) |
射频输出功率 | 5~32dBm可调 |
工作协议 | GJB7377.1A,可选配支持GB/T29768-2013(国标) |
电源电压 | AC220V±10%/50Hz±1HZ |
网络接口 | 10M/100M自适应以太网接口(4G通讯选配) |
温湿度控制 | 支持可调节,实时表头显示 |
表面处理 | 钣金喷粉 |
屏蔽性能 | ≦5cm |
外形尺寸 | 1100 mm(W)×600mm(L)×2000mm(H)(含脚轮) |
工作频率 | 840MHz~960MHz |
功 耗 | <200W |
产品尺寸:
四、智慧联控升级
在部队兵器室数字化仓库内,安装符合军用标准高清摄像头、红外探测器等安防设备,同时,借助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确保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自动触发相应的安防措施。通过智能分析和预警,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实现对仓库的全方位监控和报警。
部队兵器室数字化建设过程中采用端到端加密技术,确保数据在采集、传输、存储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建立完善的数据访问控制机制,对系统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确保敏感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被截获和篡改,在存储时不易被非法访问。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yixinweilai/article/details/140274122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内容转载自网络资源,如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更多内容请关注自学内容网(zx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