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内容网 自学内容网

G1垃圾回收器的原理

G1垃圾回收器的原理详解

G1(Garbage First)垃圾回收器是Java HotSpot虚拟机的一种面向服务器应用的垃圾收集器,设计目标是替代传统的CMS(Concurrent Mark-Sweep)垃圾收集器,提供更好的可预测性和更高的吞吐量,尤其适用于具备大内存、多核处理器的环境。G1垃圾收集器在JDK 7u4之后正式引入,成为一种低延迟、高效的垃圾回收解决方案。

1. 垃圾收集的背景知识

在了解G1之前,先简单回顾一下Java中的垃圾收集。Java虚拟机通过垃圾收集器(GC)来管理内存回收。传统的GC模型将堆内存划分为年轻代(Young Generation)和老年代(Old Generation)。年轻代主要存放新分配的对象,而老年代则保存那些经过多次垃圾回收仍然存活的对象。

年轻代的垃圾回收(Minor GC)比较频繁,主要采用"复制算法"来进行。而老年代的垃圾回收(Major GC 或 Full GC)通常涉及更复杂的操作,CMS就是一种并发的、以最小化停顿为目的的老年代垃圾收集器,但它在内存碎片管理、暂停时间预测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

2. G1的设计目标

G1垃圾收集器的设计目的是提供更好的停顿时间控制,并在大内存应用中实现高效的并发垃圾收集。它的主要设计目标包括:

  • 可预测的暂停时间:允许用户指定停顿时间目标,并基于此动态调整垃圾收集策略。
  • 减少内存碎片:通过分区的堆结构以及增量式垃圾回收减少内存碎片的产生,提升内存利用效率。
  • 吞吐量和响应时间的平衡:G1在保证响应时间的前提下也关注系统的吞吐量,通过并行和并发回收提高整体效率。

3. G1垃圾收集器的堆结构

G1与传统的垃圾收集器(如Serial GC、CMS等)不同,它不再将堆划分为连续的年轻代和老年代,而是将整个堆分为若干个相等大小的Region(区域)。每个Region的大小可以通过参数-XX:G1HeapRegionSize设置,通常在1MB到32MB之间。堆内存被分割成若干个Region,这些Region在逻辑上依然属于年轻代或老年代的一部分,但它们在物理上是相互独立的。

在G1中,堆区域分为四类:

  • Eden区:分配新对象时使用,属于年轻代的一部分。
  • Survivor区:存活对象从Eden区复制到此处,属于年轻代的一部分。
  • Old区:经过多次GC后依然存活的对象将被移动到此处,属于老年代。
  • Humongous区:用于存储巨大的对象,通常是超过Region大小50%以上的对象。

这种分区策略的好处是,G1可以灵活地选择哪些Region进行垃圾回收,避免对整个堆进行扫描,从而减少了不必要的开销。

4. G1的垃圾收集过程

G1垃圾收集器的回收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4.1. 年轻代垃圾回收(Young GC)

年轻代垃圾回收类似于传统的"复制算法"。当Eden区满时,G1触发年轻代垃圾回收。首先,它会暂停所有应用线程(STW,Stop-The-World),然后将Eden区的存活对象复制到Survivor区,或者直接晋升到老年代(Old区)。回收完成后,所有应用线程恢复运行。

年轻代垃圾回收的效率通常很高,因为Eden区的对象大多是短生命周期的,因此很快就被回收。这个阶段使用并行的多线程操作,最大化回收效率。

4.2. 混合回收(Mixed GC)

当老年代的使用量达到一定阈值时,G1会启动一种称为混合回收(Mixed GC)的操作。混合回收不仅回收年轻代的Region,还会选择性地回收老年代的Region。这个操作与传统的老年代Full GC不同,它的目标是分阶段、部分地回收老年代,而不是一次性清理整个老年代。

混合回收的特点是能够控制停顿时间:它不会每次都回收所有的老年代Region,而是只回收那些回收收益高的Region。这就是G1名称中的“Garbage First”的来源——优先回收垃圾最多的Region,以达到高效的内存清理。

4.3. 并发标记(Concurrent Marking)

G1与CMS类似,也是一种基于标记-清除的垃圾收集器。在后台执行的并发标记阶段,G1首先要找出堆中哪些对象是存活的。这个过程分为几个步骤:

  • 初始标记(Initial Marking):该阶段与年轻代垃圾回收结合,标记从GC Roots可达的对象,并进行STW。
  • 并发标记(Concurrent Marking):该阶段不停止应用线程,遍历整个堆并标记存活对象。
  • 重新标记(Remarking):STW阶段,完成在并发标记期间发生变化的对象标记。
  • 清理阶段(Cleanup):选择可回收的Region,并准备进行Mixed GC回收。

并发标记允许G1在应用运行的同时标记垃圾,避免了全堆扫描带来的长时间停顿问题。

5. 可预测的停顿时间

G1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允许用户设置最大停顿时间目标-XX:MaxGCPauseMillis),并且G1会根据这个目标动态调整垃圾回收的工作量。具体而言,G1会基于回收历史数据,估算每个Region的回收成本和收益,并选择一批收益最高的Region进行回收。

通过这种方式,G1能够在保持较高的吞吐量的同时,尽可能将停顿时间控制在用户指定的范围内。例如,如果用户将停顿时间设置为200ms,G1会根据这个目标决定每次回收时回收多少Region,以确保停顿时间不超过目标。

6. Humongous对象处理

在Java应用中,有时会创建非常大的对象(如大型数组或字符串)。这些对象的大小可能超过一个Region的大小(通常50%及以上),被称为Humongous对象。G1为这类对象专门提供了Humongous区,它由连续的Region来存放这些巨型对象。

由于Humongous对象会占用多个Region,G1在处理这些对象时会采取特别的优化策略,以避免它们对回收性能产生过大的影响。例如,在垃圾回收时,G1会优先标记和处理这些对象,以确保内存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7. 内存碎片管理

相比CMS,G1在内存碎片管理方面有显著优势。CMS由于采用标记-清除算法,回收时会产生大量的内存碎片,导致分配大对象时内存不连续。而G1采用**标记-整理(Mark-Compact)**算法,在回收时会将存活对象压缩到一块连续的内存空间中,避免了内存碎片问题。

这种整理机制使得G1能够在老年代中保持高效的内存利用率,从而提升分配大对象的效率,减少内存分配失败的概率。

8. G1与其他垃圾回收器的对比

  • 与CMS相比:G1在延迟控制和内存碎片管理上比CMS更优秀。CMS会产生内存碎片,而G1通过标记-整理机制避免了这个问题。CMS的回收不可预测,容易触发冗长的Full GC,而G1通过增量回收避免了这一点。
  • 与Parallel GC相比:Parallel GC关注的是最大化吞吐量,通常在停顿时间和并发执行之间做出妥协。而G1则更加关注延迟控制,特别是在大内存应用场景中,可以通过设定最大停顿时间实现更可预测的垃圾回收。
  • 与ZGC、Shenandoah相比:ZGC和Shenandoah是更现代的垃圾收集器,它们在停顿时间和并发处理上更进一步,特别适合对延迟有极高要求的应用。而G1在这些应用上表现略逊,但在吞吐量和延迟之间仍能保持良好的平衡。

9. 总结

G1垃圾收集器是一种设计精良的垃圾收集器,特别适用于大内存和多核环境。它通过分区的堆布局和增量式的垃圾回收机制,提供了对老年代和年轻代的高效回收,并且通过用户定义的停顿时间目标实现了更好的可预测性。相比CMS和传统的并行GC,G1在内存碎片管理、延迟控制、并发标记等方面有显著改进。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Flying_Fish_roe/article/details/142374685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内容转载自网络资源,如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更多内容请关注自学内容网(zxcms.com)!